“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核心任务初步探析

来源:中建政研集团

【编者按】当前,“十四五”规划已进入关键收尾阶段,“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当中,通过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脉络、现状问题与重点任务,对于把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数字经济发展方向、重大项目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5G信号覆盖乡村、算力支撑AI创新、工业互联网重塑生产线,数字经济已从抽象概念变为渗透全行业的“发展引擎”。它以数据为核心要素、以信息网络为载体,涵盖“数字产业化”拓展与“产业数字化”升级,更包含数据价值化突破与数字化治理革新。可以说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产业发展格局。04d986425345488cf31284ac93163a1d

 

01 数字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数字经济涵盖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领域,还包括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此外,数字经济还包括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涉及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方面。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行业领域都是其典型代表。

02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强调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紧紧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等作出新的部署。

近年来,我国已形成涵盖国家战略、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多层次多领域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为“十五五”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2024年以来,多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包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数字商务、数字乡村、数据要素、人才培育等多个关键领域:

制造业数字化:202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分行业挖掘典型场景、加大中小企业转型支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同时明确设备联网、协议互认、标准制定等配套工作方向。方案明确,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85%,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到2030年基本建成工业数据库并形成数字生态;

智慧城市建设: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支撑、全过程优化三个维度推进城市数字化。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数字商务发展:2024年4月,商务部《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数商强基”“数商扩消”“数商兴贸”“数商兴产”“数商开放”五大行动,覆盖主体培育、消费激发、贸易升级、产业赋能、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和关键环节;

数字乡村建设: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围绕筑牢数字底座、守牢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发展智慧农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完善数字治理等九大任务,推进乡村数字化全面转型;

数据要素方面: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支撑保障:2024年4月,人社部等九部门《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要积极构建数字人才培育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可以看出,当前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政策与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基本覆盖了数字经济各个领域;二是重点任务聚焦“融合”与“创新”,核心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差异明显,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不同。大城市侧重数字技术创新与算力中心建设,中小城市侧重产业融合与公共服务数字化,东部地区发挥技术与产业优势,中西部地区承接“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则承担示范引领作用。

03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十五五”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24年底,5G基站规模达425.1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绿电使用率超过80%;已建成千兆城市207个,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底座加速构建,进一步促进数字基础融通贯通。

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2024年,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数字经济相关业务收入4348亿元,较上年增长10.6%,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2%、69.2%和13.3%,远高于传统行业增速;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较上年增长7.2%,实物网络零售拉动社会网络零售增长1.7个百分点;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实现10.8%的增长,达2.63万亿元,占全部外贸总额比重提升至6%。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我国占比达60%以上,数字技术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增速领先;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崛起,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在量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全链条、人工智能基础原创理论算法前沿技术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加快产业应用和技术推广;超前部署国际海底光缆,推进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数字安全能力建设,积极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生态。

数字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等相关政策发布实施,数字安全和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2024年,发布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推动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球领先水平,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等指标稳步推进;数字文化资源扩容提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传统文化保护与“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如VR・党建体验等形式丰富;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遵循,多双边数字经济合作稳步推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二)存在问题

尽管发展基础扎实,数字经济仍面临五大短板: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操作系统、工业软件、高端芯片等领域依赖外部供给;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城乡之间数字基础设施与应用水平差距明显;

三是数字基础设施有待优化,算力资源布局不均、使用率有待提升,协同调度能力不足;

四是数字安全风险仍然存在,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个人信息滥用等事件频发;

五是数据要素价值未充分释放,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机制仍需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不高。

04 “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核心任务

针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十五五”期间需聚焦四大核心任务:聚焦技术突破: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领域,重点突破操作系统、工业软件、高端芯片、基础材料等关键技术;提升优质数据采集、处理、利用能力;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防范网络与数据风险;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原创性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

推进机制完善: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落实数字人才培育方案,构建多层次数字人才体系;推动东中西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中西部地区依托“东数西算”承接算力需求,东部地区输出技术与产业经验;以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健全数字经济规则与安全体系,完善数据治理机制。

实现基建优化:稳步提升算力与网络设施使用效能,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提高算力使用率与协同调度能力;推进云网协同、算网融合,提升算力网络传输性能;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实现5G、千兆宽带、数据中心等设施与行业应用深度适配。

推动国际合作:积极提升全球话语权,扩大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构建互信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数字经济领域全球话语权。

小 结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已构建起“基础设施领先、产业融合深化、技术创新突破”的发展格局,为“十五五”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将进入“深度融合、创新突破、安全可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需以政策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破解发展不平衡与技术短板问题,最终实现203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以上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各地需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编制“十五五”数字经济专项规划,让产业发展加装“数字引擎”,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参考资料

1.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

2.《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

3.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前瞻报告(2024年)

4.工信部、国家数据局、国家统计局等发布的数据、政策等资料。

640-46

www.smartcity.team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