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智慧城市:杭州市“区块链+行业”赋能实体经济实践

区块链经历十多年发展,现在整个市场逐渐趋于理智化、规范化,不再只片面追求数字货币市场,针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布局和投入正在逐步加大。自中国正式实施《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来,先后发布四批共计1015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

中国在全国多个地区建设区块链园区和孵化器,为区块链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打造集群效应。据统计,全国共有23个城市设立了30多家区块链产业园,主要集中在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地。这类产业园主要为区块链企业服务,提供房租补贴、人才补贴,以及进行科研创新的产业基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其中产业扶持力度最大的基金规模达2000亿。根据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估算,在政府主导的区块链产业园区中,杭州市是资本支持力度最大的地区。在区块链应用落地方面,各领域不断加快落实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应用覆盖范围包括政务服务、司法存证、贸易金融、供应链、医疗健康、投票选举等多类行业。受政策导向影响,区块链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落地也逐渐增多。2019年11月,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2020年12月,授信累计超过7000亿元,为各类企业构建更加高效的信贷流程,增加信贷覆盖面,提高效率。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大力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照,截止2020年9月,允许办事人通过手机授权,采用电子营业执照、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等7种电子证照,在市政务服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局、顺义区政府等60多个单位,办理涉企类253个事项、个人类65个事项。各省份多项应用落地,旨在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打通政务数字服务,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得服务更加便捷。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各个角度、多个领域推动区块链行业发展。自2017年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落户杭州以来,无论是政府政策、人才培养,还是专利申请、项目落地,杭州市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都处在全国各城市前列。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新基础设施(简称“新基建”)的定义,将区块链与云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一同列入新基建范畴。随后,为进一步落实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江苏省、贵州省、湖南省、北京市、广州市、成都市、宁波市等多个省市,相继发布区块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各省市区块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江苏省 《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 《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 年)》
湖南省 《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
广州市 《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 年)
成都市 《成都市区块链应用场景供给行动计划(2020—2022 年)》
宁波市 《宁波市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    

行动计划中强调加快区块链与其他前沿技术融合,加快区块链平台建设,推动区块链发展计划落实。

杭州市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奖励区块链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部门与高校、企业合作,联合设立研究机构,融合国内外学术产业资源,培养区块链相关人才。

2020年4月,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一批委托课题招标公告,课题中包括“推动杭州区块链发展路径研究”。该项课题主要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从领域背景到具体应用中会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目的是为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在区块链落地应用方面,杭州市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政务、金融、数据、司法等方面。尤其是在司法领域,从全国首个电子证据平台上线,到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公开宣判,再到全国首个司法链上线,杭州互联网法院都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构建更加符合网络规律的司法流程和审判机制。随着政府对区块链行业不断规范化,区块链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基于高校对区块链专业人才培养的不断重视和加强,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速度将会有更大地提升。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杭州市在金融、知识产权、司法存证等多个行业领域均有试点应用,并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为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和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1.区块链+金融

(1)应用思路

金融行业的数个细分领域,如数字货币、票据业务、证券交易、供应链金融等,都存在高度依赖第三方机构、信息不对称、交易环节繁琐等痛点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与加密属性能够实现点对点的金融交易,简化金融服务环节、保障金融信息安全。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能够在金融保险领域,如电子保单、保险理赔和保险存证等方面得以有效运用,实现身份认证、保单签署、保险理赔、法律支持的全过程线上处理,成为保险行业创新的动力来源。

1)数字货币

区块链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将每一笔交易分布式记账,交易记录不可更改,能够提高货币指标的准确度,助力监管机构追踪资金流向,全面评估和监测金融风险,更机动灵活地制定货币政策。

2)票据业务

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票据电子化管理,将电子单据、交易记录、资金流向、保单签署过程等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可以使电子票据信息透明公开的被多个账本记录,消除票据流传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其可溯源性和不可篡改性能够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免去对实物票据进行审核验证的环节,简化中心化的信息流通流程,降低监管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及安全性。

3)智能证券交易

在证券交易领域,将交易全流程分布式记账,可以使交易过程公开、透明且不可更改。另外,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交易模式,能够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障碍,避免了高度依赖第三方机构的传统交易模式,降低了资金沉积、结算周期长的交易风险。与此同时,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将证券交易的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交易协议电子化编程,当满足合约要求时,证券交易能够自动执行,减少繁复的交易结算过程,提高交易效率。

4)供应链金融

将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信用信息存储,并在联盟链中流通共享,银行或征信机构能够实时调用企业信用信息,出具信用评估报告,缩短企业信用审查的流程,降低融资周期。其次,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密码学技术能够保证企业信息在存储、分享、分析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除此以外,结合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将金融合同进行程序化处理,使得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自动实行金融服务,提升了贷款融资的效率。

5)保险智能化

区块链保险服务平台能够实现数据流通共享,可对投保人信息快速整合、分析、审核,并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理赔自动化,从而实现区块链赋能保险行业。如通过搭建联盟链,实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组织的数据联通,在用户有效授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获取用户健康数据,了解其健康情况,并运用智能合约技术,智能分析承保的风险,缩短保险审核流程,并促使保险公司在用户诊疗的同时自动进行理赔,缩短理赔周期。

(2)应用案例

现阶段,区块链在国内金融行业典型的应用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展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2017年1月成功测试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验证数字货币在数字票据场景的应用落地;2018年6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转向贸易金融区块链等项目的开发;2020年4月,DCEP已于苏州、雄安、成都、深圳四个城市进行小范围测试,包括使用数字钱包在线下零售店铺消费,以及使用数字人民币于线上商城消费两个主要测试场景。

杭州市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小微企业融资、金融监管、金融票据、金融保险等方面。

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已有多个区块链项目落地应用。2017年4月,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打造美的金融区块链票据应用平台,促使美的金融票据实现承兑信息发布,票据智能转让、智能贴现,供需自动撮合三大功能。

此外,2019年11月,基于数秦科技“数融平台”的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实现工商、税务、海关、环保、司法等省级部门的数字信息共享查询,优化银企信息对接流程,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深化银行业“最多跑一次”改革。截止2020年12月,平台交易量突破8500亿元,银行机构调用数据3000万次,依托平台直接完成授信超3000亿元,惠及8万余家企业。区块链技术能够改善金融行业传统监管方式的滞后性与复杂性。

2019年11月,由浙金中心、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云象区块链搭建的“金融存管区块链”发布。该平台打通浙金中心与银行间构的对账通道,将双方流水明细实时上链,经由智能合约执行对账操作,实现机构间实时对账、异常预警,助力金融监管机构链上实时监管用户交易数据。

另外,2019年12月,杭州云链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线“云存证”供应链金融产品,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纳入链上存证节点,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加密存储特点,解决企业数据资产存储的安全隐患,盘活企业数据,为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使金融票据交易自动化、智能化。2017年4月,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与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美的金融区块链票据应用平台,平台将区块链票据应用规划为3个阶段,实现承兑信息发布、实现票据转让、实现供需自动结合。

区块链在保险方面的应用主要分为保险信息共享和智能理赔,保险信息共享对保险行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打破保险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将保险数据安全的存储、共享。2018年8月,数秦科技携手中国保信,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保险行业信息联盟链”,促进保险行业信息跨底域互通、跨企业互通,打破数据孤岛,助力保险行业实现个人保险服务“承保-出单-签收-保全-理赔”的全流程电子化,帮助保险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该联盟链平台于“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年会”中取得“金融行业产品创新突出贡献奖”。

保险智能理赔能提高保险理赔的效率,并能有效防止各种因素的干扰,更公平、高效地对保险事件进行判定。2019年6月,浙江省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了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通过搭建数据接口,用户在授权医疗电子票据信息共享后,即可在“浙里办”App进行健康险、意外险等的理赔报案,无需向保险公司递交证明。

2.区块链+医疗

(1)应用思路

医疗卫生数据应用主要包括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和医疗机构的业务数据,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特性及自身固有的安全属性,能够为医疗领域的数据互操作性、安全性和隐私性提供解决方案,赋予其新的数据管理模式。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征用于保护病人的隐私,应用实例包括电子健康病例、医疗数据共享、药品防伪等。

1)电子健康病例

通过区块链形成分布式医疗健康数据账本,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病历信息的准确性,个人医疗数据由用户自己控制,用户可以将其用作个人健康规划以及寻找其他医生问诊的依据。

2)医疗数据共享区块链的分布式属性,可以增加健康数据监管部门的参与程度,实现穿透式监管,确保对受保护的医疗信息的访问控制,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用区块链可以将基因和医疗数据绑定形成DNA钱包,再结合密码算法确保该DNA钱包中基因和医疗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医疗机构能够通过DNA钱包更好地对基因和医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缩短医药机构和企业研制新药物的时间。

3)药品防伪

将区块链和物联网结合,每个药品就可以通过物联网的方式记录和储存到区块链中。将区块链技术与药品供应链相结合,制药商、批发商以及医院的所有药品信息将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最大程度保证了药品的可追溯性,进而最大程度保证病患的用药安全。

区块链在医疗行业的应用面临一定问题。医疗卫生行业的业务数据量大、类别庞杂,同时业务流程缺乏优化。但是数据共享涉及不同医疗机构、不同数据类型,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入链标准和稳定的底层技术支撑,将极大影响数据的传递,一旦将区块链技术推广到大规模应用,比如几十亿个体海量医疗健康数据环境下,区块链记录数据的抗压能力将无法得到保证。除此之外,尽管区块链技术采用密码学相关技术,但在隐私和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在关乎个人隐私

和生命的医疗领域使用安全问题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应用案例

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电子健康病例、DNA钱包、药品防伪和医疗数据隐私保护等,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与区块链技术成熟,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公司投入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聚焦于医疗数据安全、电子医疗记录和保险索赔等方面。目前杭州市在医疗领域的落地项目一部分涉及医疗信息存储共享,包括医疗费用、诊疗信息等;另一半应用于疫情防控,主要包括监管人群活动及人员排查、社区出入监管系统等。

在医疗票据方面,许多地区都借助于区块链技术推动医疗电子票据改革。浙江选择台州作为推进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地区,将电子票据的生成、存储、传播和报销全流程“上链盖戳”,实现异地就医、网上报销,报销时间缩短至几分钟。继台州试点成功后,浙江省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在浙大一院、浙大邵逸夫医院等11家医院上线,市民可以在“浙里办”App、“浙里办”支付宝小程序上查看医疗票据。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积极探索区块链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应用,2020年2月,杭州宇链科技上线“出入通”小程序,将居民出入情况、体温状况、来源地、目的地、是否到过重灾区等信息记录上链,在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的同时,做到人员可控、可查、可找。执勤管理人员和小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端的程序免费注册,执勤人员通过扫码验证居民的门禁二维码,即可实现人员管控和信息登记。

3.区块链+智慧法院

(1)应用思路

区块链技术与司法领域相结合,有助于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从而助推司法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能、提升司法公信力。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区块链技术存储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目前已有多家法院结合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司法平台。

1)司法存证

目前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司法存证方面,区块链存证平台能够保证电子证据在采集、固定、传输、审核等环节不会被更改,而且可以随时溯源,进一步保障证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此外,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能够简化取证、固证、存证的流程,追踪异常网络动态,智能监控网络环境,对异常动态信息自动存储,减少证据采集与存储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使得存证流程便捷化、自动化。

2)司法联盟链

组建由鉴定中心、公证处、互联网法院等司法机构组成的司法联

盟链,可以促成司法信息链上流通、共享,减少电子证据多次存储、传输的过程。此外,可以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不同领域的组织接入司法联盟链,构建多个行业的司法解决方案,实现不同行业间的司法协同。

(2)应用案例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司法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电子证据在司法诉讼方面的价值日益增加,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主要在打造智能合约司法应用平台,实现存证、取证、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的智能化。

目前全国三大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平台都已上线,而杭州互联网法院在2018年9月18日上线了全国首家司法区块链,让电子数据生成、

存储、传播、使用全流程可信,并在2019年10月推行首个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通过打造智能签约、履行、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实现电子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

2019年12月,由数秦科技保全网提供技术支持的“上海移动微法院保全中心”开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深度应用于法院财产保全业务中。当事人可在该平台在线申请保全,并申请保险公司为其财产保全行为提供担保,保证担保行为有效合法,杜绝虚假伪造、恶意篡改保单保函现象。

4.区块链+政务服务

(1)应用思路

目前,国内的政务系统正处于部门型向平台型的转变,旨在打造跨省市、跨部门的多功能政务服务平台。现有的政务服务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平台系统技术相对较落后,安全性不高;平台之间数据不共享,不能高效的利用数据资源;相关监管缺失,容易产生数据安全问题等。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政务平台,成为政务服务创新的关键,近年来,多地政府相继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政务系统中。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已涵盖数字身份、电子存证、电子票据、产权登记、工商注册、数据共享、行政审批等诸多场景。1)可信电子证照

电子证照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重要基础数据,对提升政务服务审核效率、提高证照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区块链技术,发证机关只需将电子证照记录在区块链中,并对其提供相关有效证明,相关部门在使用取证照时,必须通过个人或者企业的授权,才可调取使用,不仅保证了电子证照的绝对安全和真实,而且提升了相关部门审核的效率。

2)可信征信体系

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可信征信体系,将各个机构、企业的信用或评分体系相结合,在保证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打造整个联盟机构的征信体系。

3)政务协同

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政务协同平台,实现多个业务部门交叉业务融合,证件只需一次验证,便可以多次调取验证结果,避免相同手续重复办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此外,相关业务也可以同步办理,不仅省去携带多个证件的繁琐,也减少了办理业务需要去多个部门的不便。

(2)应用案例

目前区块链在政务领域已有多个落地应用,尤其集中在北京、浙江、苏州等政策支持力度大的省市。近年来,浙江省在全省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结合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与企业、群众满意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浙江省落地的各类区块链应用中,杭州市区块链企业提供了大部分的技术支持,同时杭州市区块链企业也在不断研发推进区块链政务领域应用项目的落地。2019年11月,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完成了杭州市首条政务区块链底层系统——“政务服务链”的搭建和试运行,该区块链系统由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运营,杭州巴比特提供技术支持,初步布置4个节点,并采用“一主多侧”的架构,满足政务系统的安全和效率要求,可支撑多个区块链+政务的场景应用,截至2020年7月,政务服务链已经实现了26类可信证照的上链,包括房产证、身份证等各类证件。

除此之外,浙江省在2020年7月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市监保”系统,凭借探针固证系统,监测认证网络交易行为;依靠在线取证系统,进行日常监管,并执法取证,提升了证据的时效性和法律效力。2020年12月,“市监保”App上线,该取证App将在以社交、直播电商等移动端应用的监管执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平台已为16700余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提供网页固证33000余条,极大的提升了固证效率。

5.区块链+溯源

(1)应用思路

商品造假现象一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贵重品、收藏品、化妆品等容易造假的行业更明显。传统的防伪方式是将防伪信息存入中心化数据库,安全性不高,有权限的个人或企业很容易修改相关信息,导致商品溯源难以进行。

另外,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尤其在我国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我国政府监管治理的重点内容。现有的食品追溯体系,生产、流通、销售整个过程都是相对独立的环节,所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信息融合较难,只能在各自的环节中运行,无法形成高效的溯源体系。

1)商品防伪

区块链技术基于共识机制的分布式账本,建立多方参与的联盟链,将商品来源、交易和运输的各节点过程存储,有效防止数据被篡改,保证过程数据信息可靠,当问题产生,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源头,为商品防伪提供有力支撑。

2)食品安全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结合物联网和传感设备,能有效减少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数据采集的误差,并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过程中不被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黑客篡改,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迅速找出问题环节,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2)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很多公司致力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和商

品防伪溯源方面的应用,并积极开展实践。例如,阿里巴巴、京东、唯链、智链等企业都在积极落实区块链溯源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食品、商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流程,有效防止商品造假,保护食品安全。

在食品安全方面,贝因美于2020年6月推出由杭州链生科技提供技术支持的区块链食品溯源系统——“贝链溯源”,系统将每罐奶粉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销售的全流程信息上链存储,消费者通过扫描奶粉罐上的追溯二维码即可查询奶粉的生产流通环节,以此来确保食品安全,建立品牌和用户的互信关系。

2020年6月,浙江省上线基于蚂蚁区块链和阿里云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浙冷链”,实现完整的冷链食品闭环追溯管理,助力冷链食品防疫监测,消费者通过扫描“冷链食品溯源码”,可以查询最小包装的进口生食水产品的供应链流程,提高食品安全性。

除此之外,区块链也可以用于珠宝、钻石等贵重物品的防伪。2020年2月,爱迪尔与数秦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公开、透明的珠宝钻石行业区块链联盟,加速区块链技术在珠宝、钻石等行业的融合,打造全新的服务平台以及解决方案。

6.区块链+数字版权

(1)应用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版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增长,人们对版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十八大以来,国家版权局和地方版权部门也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版权产业的发展,加快版权制度的完善。传统的版权登记制,从申请到拿到版权登记证书至少需要一个月,而且申请成本高、取证困难,不利于个人创作者维权。

1)存证确权

区块链基于身份验证、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技术特征为当下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当前数字版权管理的需求高度契合。利用区块链为作品加盖时间戳,可以证明作品的创作时间,高效的实现版权确权。此外,区块链追溯完整的版权记录使用情况,创作者的版权基于智能合约交易能有效保障创作者的版权收益,更利于激励创作者。

2)取证维权

版权平台对接到互联网法院、公证处、版权中心,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取证证据打包形成可被信任、不被篡改的电子证据,并直接对接互联网法院,为创作者维权提供极大的便利。

(2)应用案例

在版权保护方面,数秦科技早在2016年就有探索,并已为多个机构、企业提供了区块链解决方案。数秦科技研发的保全网于2016年4月推出区块链存证功能,并于2018年5月实现在线取证、监测以及出具司法意见书的版权保护一站式服务。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支持原告采用保全网作为第三方存证平台,并由此认定了著作权侵权事实。截止2020年9月,该平台已累计注册100万用户,提供7300多万的保全数据以及拥有230多例判例。

2019年7月,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联合数秦科技保全网,上线杭州互联网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促进版权信息共享互通,使节点成员在线查阅、校验公证数据,实现著作权、商标等数字版权在线确权登记、取证维权,提高维权效率,降低维权成本。

此外,由云象科技牵头,浙江大学、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参与的“浙江拍”于2019年12月进行首次知识产权拍卖,产权信息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下共享,促进多方机构跨地域业务协同,为专数字版权成果证券化作技术支撑。

2020年6月,杭州市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亲清在线”推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公证功能,对接“杭州互联网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知识产权线上登记存证、取证、维权,助力企业数字产权保护。

7.区块链+交通

(1)应用思路

“区块链+智能交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助于交通系统智能化、有序化地发展,管理部门能更好地进行交通监管与调控、加强交通资源整合、缓解交通拥挤、提升运输系统的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区块链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思路主要有:

1)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平台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平台,运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将数据统一、规范、安全的存储和传输,充分实现交通数据网络共享,实现多部门、多区域间的交通信息互联互通,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使整个城市智能交通数据网络更全面、更畅通。

2)车联网、车路协同

车联网与车路协同结合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车内传感设备收集车辆信息、行驶路况和车主信息,并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相关的车辆动态信息联合共享分析,实现车辆协同控制、统一调配,以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3)城轨互联互通

运用区块链技术,城际间轨道交通信息能够共享联通,实现乘车“一码互通”,交通费用异地结算、异地扣款。乘客在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乘坐信息,包括乘车区段、乘车时间与乘车费用等上链存储,交通公司能够在有效授权的情况下,快速查询、调用乘客信息,收取乘车费用,降低传统的异地交通费结算的成本。

(2)应用案例

区块链技术结合大数据技术赋能交通行业,能够助力发展智能化交通,特别是在异地公共交通城际互联互通方面,杭州市已有企业提供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2020年1月,由支付宝提供技术支持的“长三角主要城市扫码互联互通”项目已联通11个城市的地铁App,包括上海、宁波、杭州、温州、合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兰州,乘客使用自己城市的地铁App异地乘车,并将地铁乘坐记录存储至区块链平台,各个地区的地铁公司通过调取乘客的乘车信息,实现异地票务结算和实时扣款功能。截止2020年6月,依托区块链技术,杭州地铁已服务异地乘客约90万人次,长三角全区域累计服务异地乘客约415万人次,成为首个轨道交通一体化通行区域。

此外,蚂蚁集团于2020年10月与和悦数字达成合作,搭建由蚂蚁链数字商品服务平台作为底层技术框架的产业生态联盟链——星和联盟链,致力于交通领域消费权益保障,现已运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货运ETC自动通行计价扣费,并且计划在未来提供交通计价扣费、车辆维护保养、加油缴费、车辆金融保险等一体式服务。

8.区块链+公益

(1)应用思路

当前公益行业的善款筹集和流转过程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现象,导致公益信息不对称、行业公信力不足。将区块链应用于公益领域,每一笔善款都可以被查询和追溯,促使资金流通使用透明化、可控化,改善公益行业信息不对称现象。

1)公益追踪

将善款筹集、流转、使用的全流程信息上链存储,实现公益数据实时跟踪、存证与审计,捐款人可以同步查询善款的动态,提升公益事业的透明度。同时,监管机构能够作为独立节点接入公益联盟链,对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及有效监督,促进公益行业的有序发展。

2)数字化公益平台

公益性企业可以依托区块链技术加强数字化公益平台的建设,实现公益积分服务、信用认证机制、寻人等创新公益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公益行业的管理水平。

Ÿ公益积分

公益行业可以引入“公益积分”的概念,运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根据用户爱心捐款、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的情况分配“积分”(通证),而用户可以凭借获得的“积分”在公益生态系统中换取商品或者服务,加强用户粘性,提高用户吸引力。

Ÿ信用认证机制

信用评价机构可以将公益平台、公益志愿者、求助人的公益数据全部记录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信用等级评分,并运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公益项目自动发布、自动审核。

Ÿ寻人

此外,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多家公益平台的寻人信息上链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减少信息在多个平台重复登记、审核、发布的时间,加快失踪人口找回速度。

(2)应用案例

目前杭州已有多个区块链与公益结合的落地项目,包括区块链捐赠电子票据、捐赠溯源等,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杭州市多家区块链企业结合应用区块链和自身技术优势,推出慈善公益平台,为公益项目透明、高效的运作提供帮助。

2020年2月,由浙江省财政厅基于蚂蚁链底层技术搭建的全国首个区块链捐赠电子票据上线,平台将捐赠票据电子化,实现捐款信息、捐款流向、捐款使用情况等全流程信息上链存储,完成捐赠过程全透明、捐赠信息可溯源等功能。

此外,2020年3月,宇链云区块链公益大数据平台上线京东智联云,慈善组织可在该平台快速部署区块链应用,实现公益信息全流程上链,实时查看可视化的公益数据分析。目前,志愿汇、亲青筹以及浙江省血液中心等大型公益机构已采用该平台记录慈善数据。

在疫情期间,数秦科技旗下保全网团队结合平台自身技术与区块链司法联盟体系优势,自主研发并快速上线“保全网捐赠溯源”小程序,帮助用户提供物资捐赠流程的溯源固证需求,将每一笔物资的去向都记录清楚,并通过区块链实时固证,协助各方做好物资捐赠与调配工作。

国金公链则联合全民数据链共同发起了驰援武汉的行动倡议,为保证捐赠行动的公平、公开、透明,国金慈善链将善款捐赠来源、流转以及使用支出全过程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中,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善款支出明细以及物流信息等细节。

9.区块链+农业

(1)应用思路

区块链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可以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升级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区块链在农业领域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供应链

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存储到区块链平台,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溯源码查询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具体信息,保证农产品安全。其次,组建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如农户/农产品生产商、加工方、物流企业、销售公司构成的农业产业联盟链,将农产品信息流通共享,减少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助力农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有序发展。

2)农业物联网

区块链结合物联网,将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植物生长状态、环境状况等数据存入区块链,保证植物生长全过程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制定科学的农产品生长计划,促进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模型构建、农业智能控制的发展。

3)农村金融和保险

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建成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融资贷款。将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与银行、征信机构互通共享,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不需要中介机构提供企业信用证明,可以直接在链上调取征信信息,评估信用等级,简化农业贷款的流程。

农业保险方面可结合智能合约技术,一旦发生农业灾害,会自动启动赔付流程,实现农业保险的智能赔付,提高保险办理、理赔的效率。

(2)应用案例

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农产品溯源、农业金融保险、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农产品结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而目前杭州市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溯源方面。

2019年4月,杭州移动、浙江大学联合西湖街道灵隐股份经济合作社基于“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推出西湖龙井茶溯源平台,将数据终端搜集的植物生长情况、环境变化等信息上链,通过科学计算进行茶叶种植管理,采用分布式账本记录采摘、处理、存储、运输及销售的全环节信息,实现全流程溯源,并且通过对接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区块链平台,为溯源服务提供司法保障。2020年3月,经商务部认证、北斗卫星定位、互联网址编码的西湖龙井茶溯源码正式启用。

此外,杭州阿里云计算于2020年8月推出孔雀码区块链溯源平台,与5家云南特色农副产品企业合作,在普洱茶、蜂蜜、坚果、水果蔬菜、乳胶等产品的生产、运输、检测、销售环节中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一品一码”、有效溯源,遏制市场乱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公信力。截止2020年底,该平台已容纳8家企业,注册产品37件,溯源次数328次。

本文来源:由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指导,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数秦研究院(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主编,火鸟财经参编的《2020 年杭州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END】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