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高校解决方案:浙江大学探索整体智治发展路径,以“网上浙大2.0”引领高校数字化改革,依托校园大脑打造现代治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科发展及全球开放五大空间

b2e183a3e451d2abe7cf9d3623658f0f

浙江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系统规划可感知场景,合力打造应用性成果,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网上浙大2.0”建设,努力打造数字时代办学发展新空间。

探索整体智治发展路径,以“网上浙大2.0”引领学校数字化改革。明确目标方向,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出台《浙江大学“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文件,统筹推进“网上浙大2.0”建设,着力打造以“校园大脑”为核心的高精算法数据平台和现代治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科发展、全球开放五大空间,全面支撑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责任,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完善“一个专项、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坚持服务至上,深入院系单位和一线师生开展调研座谈,全面梳理汇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数字化改革重点需求,以师生所需牵引学校数字化改革重点任务,促进办学治校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实行专班运作,成立数字化改革综合专班和跨部门数字化改革重点任务工作小组,建立表格化、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机制,每周定期研讨、协调推进。鼓励先行先试,支持具有较好基础的部门发挥特色优势开发创新应用,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并在全校推广。

构建全域开放教育模式,以“学在浙大”拓展教育教学空间。依托“学在浙大”“浙大钉”“智云课堂”等平台,构建数智融合的全流程教学管理体系,并连通教务、学工、研工以及人事管理等系统,以数据流通和智能分析为重点,形成从组织、实施到评价的线上线下教学管理闭环。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培养体系,贯穿招生、复试、授课、考试、答辩、毕业等教育培养各环节,强化全过程在线支撑,为构建数字化育人生态打下坚实基础。构建稳定可靠的全链路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基础网络服务、浙大云计算资源、网络安全等数字新基建,打造从常态化录制、智能化处理到视频流分发的全链路课程教学基础保障。目前,“学在浙大”已制作课程3万余门次,平台总访问量超过1.9亿人次;“智云课堂”每天直播课程2000余节;完成500余间智慧教室改造,智慧教室授课比例超过80%。构建合作共享的全方位互联体系,积极推广新式办学空间建设经验,帮助更多高校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目前,“学在浙大”平台已面向社会开放近万门数字课程,支持其他高校用户认证接入,探索以信息技术助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完善一体融合科研管理,以“研在浙大”拓展科研创新空间。优化科教融合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开放融合的云创新科研服务环境,打造科研创新新空间。完善科研工作体系,依托“研在浙大”平台,以“一门户、四模块、八台柱”为架构,实现科研项目从筹备、申报、启动,到经费使用、资源共享、成果展示和转化等全流程管理。构建“浙大云——图形计算平台”高性能AI计算集群,提供可扩展、低成本、超高集成混合云,为百余个科研团队提供算力支持。强化资源协作联动,建设“浙大语雀”“浙大翻译”“找教授”“虚拟仿真教研室”“科研项目托管仓储”“科研助手”等多个服务系统,构建10余个专业科研数据样本库,促进资源共享,助力科研创新。目前,“研在浙大”平台已收录生命科学类、哲学类等20个数据库和79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打造智慧高效治理体系,以“数智服务”拓展师生服务空间。集成标准数据,建设公共数据库,制定资源目录,并依照目录对“一事一表”的公共数据进行链接与整合,推动实现跨部门数据采集标准和质量统一,构建更加开放的数据服务生态,强化公共数据共享与应用。目前已完成教工、学生、教学等8个数据子集1002个数据项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梳理工作。构建数智门户平台,整合服务接口,通过构建专属定制、轻松办事、快捷查询的“浙大服务平台”,实现368个事项“一站式”办理、117个应用“一站式”访问。加快“办事大厅2.0”建设,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办理,逐步实现师生办事“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优化校务服务流程,聚焦师生关注事项,按照“办理一件事、只填一张表”的原则,完善工作流程和表单设计,切实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服务体验。建立个人数字档案系统和电子表格清单化管理制度,开发在线电子表格,以共享数据最大程度实现师生员工各类数据表格的自动填充。如,“入学一件事”实现6300余名新生快速办理报到手续,“入职一件事”实现1100余名教职工入职“一网通办”,“导师资格申请一张表”实现表单数据自动引用,全面提升申报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来自:教育部简报〔2022〕第19期

06b96ba3a374518058ffa18b7cdfd613

 

浙江大学:打造新型办学空间,“网上浙大2.0”让高校更高效

浙江大学作为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学府,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浙江大学的发展目标。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打造先进的教学科研网络、拓展高校网络空间变得至关重要。建设数字化大学成为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步骤。

浙江大学的数字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2013—2017 年是第一个阶段,建立了校务服务网和行政办事大厅,服务师生“最多跑一次”
  • 2017—2020 年是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化转型 1.0 的阶段;
  • 2020年以后是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转型 2.0 阶段,即数字化改革阶段

 云钉一体支撑“网上浙大”1.0

2017 年 4 月,浙江大学启动了“网上浙大”项目。这是浙江大学的基础性、战略性数字化转型工程,它围绕新教学、新服务、新学术、新人才四大场景,着力打造浙江大学线上校园空间。

640-92

2017—2020 年,浙江大学上线了“浙大云”“浙大钉”“学在浙大”“研在浙大”等平台。

浙大云

2018 年,浙江大学专有云平台部署完毕并投入使用。同时,浙江大学也探索混合云模式,支持课程云,打造科研云。“浙大云” 成为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

在技术上,“浙大云”为浙江大学师生提供了高速网络访问,实现 100G 的多云互通网;提供了多云服务模式,包括校园专有云与阿里行业云;加强了数据安全,提供科研链路安全防护与数据的专有云存储。

640-93
在运营上,“浙大云”提供了专业服务,通过专家团队支持使服务科研更专业;提供了低成本服务,通过资源统筹、优化管理、充分复用等手段大幅降低成本。

在业务上,“浙大云”支持面向个人、院系、信息技术中心的自服务门户,提供了丰富的师生自服务;建立了丰富的云上生态,云上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软件、开放的合作平台;全网打通科研资源和科研数据。例如,浙大文博云采用浙大云计算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基于多图像的大规模文物重建所需要的时间。

640-94

浙大钉

“浙大钉”是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协同平台。浙江大学分布式校区及其综合办学体系要求形成资源汇聚、优化和协同的平台。2019年,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打造了浙江大学个人移动统一入口—“浙大钉”,整合提供了学工、招生、迎新、科研、人事、教务等1000 多项服务。作为师生的移动互联网入口,“浙大钉”有效提供面向师生个人全过程全周期服务的个人信息服务窗口,方便师生学习办事。截至 2021年5月,“浙大钉”的激活用户达到10万人,日均使用量约8万人次,累计发送服务信息近3000万条,工作台总访问量达到7000万次。

“浙大钉”建立了校园生活即时通信体系,满足了师生的即时通信需求。通过“浙大钉”,学校可以发送通知、待办、提醒等信息,实现面向用户的统一消息服务,截至 2021年5月共发送3000多万条消息。

浙江大学利用“浙大钉”的应用开发平台,实现了学校新应用的自主开发。开发平台具备第三方应用接入能力,并且开放接口,提供开发者授权、应用审核、上架、推荐等一系列功能,服务于应用开发者、应用供应商和学校管理员,为学校构建了新型服务生态环境。

学在浙大

“学在浙大”是浙江大学建立的学生全过程培养体系,联合“浙大钉”“智慧教室”“课程云”等共同服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罗卫使用线上授课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全程留痕。以前上课,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认为讲得很不错的课,边讲边消失在空气中,根本无法及时完整保存下来,更别想重播回放。现在,这个遗憾终于可以弥补了。”

640-98

“浙大钉”生态

“智慧教室”作为浙江大学的“云样板间”,融入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新型教学空间。“智慧教室”具有远程交互、语音识别、直播录播、VR/AR、高清液晶拼接屏显示等功能。浙江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育场景的语音和图像数据处理,在云端进行内容与服务分发。在远程上课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进行语音识别、实时翻译、字幕展现、PPT 识别、课堂互动,拓展了课堂学习的范围,有效收集了学习数据、师生数据并进行评价。

640-97

“浙江大学”智慧教室

研在浙大

“研在浙大”是浙江大学基于浙大云计算建设的高性能科研计算平台、科研人工智能平台、科研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和科研云软件超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浙江大学通过“研在浙大”项目启动“朝阳计划”和“登月计划”,为校内200 个科研团队提供云计算能力支持,助力科研。

640-95

 

“云网数端”支撑“网上浙大”2.0

2021 年,浙江大学在总结与持续推进“网上浙大”建设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开展“网上浙大”2.0建设,发布“四个一”工程、“浙大服务平台”应用等,打造新型网上办学空间。

“网上浙大”2.0将建设新一代智能型“云网数端”数字基础设施,移动端的统一入口是“浙大钉”,PC 端的入口是“浙大服务”,浙大云计算将升级为弹性智能云计算服务,并构建学校“数智门户” 校园大脑,打造新的五大空间,即现代治理空间、教育教学空间、科研创新空间、学科发展空间及全球开放空间。

640-96
 

网上浙大”2.0 提出了现代高校治理的新理念,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整合、开放、共享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推进高校理念创新、校务流程创新、治理方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实现高校治理的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式变革。

640-100
 

“四个一”工程是“网上浙大”2.0 的建设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一件事”办理、“一张表”填报、“一平台”接入和“一库”支撑

640-99
 

以“入学一件事”为例,“浙大钉”覆盖了新生入学报到前、报到中、报到后的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实现了新生移动端网上注册功能,包括基础信息采集、安全考试、宿舍申请、财务缴费、照片采集、接站、行李托运、信息查询,同时对接现场报到系统。

640-101
 

“一平台”即打造新的“浙大服务平台”,统一全校师生访问入口,实现校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浙大服务平台”整合了校务服务网、一站式协同办公等系统,发挥了聚合作用。日常的填表申请、待办审批、快捷查询等事项都可以在“浙大服务平台”上办理,师生能在统一的平台轻松办事、便捷办公。

 

640-102
 

“一平台”即构建任务中心、应用中心、办事中心、填表中心、日程中心及信息中心等。任务中心整合对接协同办公系统、流程平台、网上办事等流程,建成待办、已办、申请等列表。应用中心整合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的业务系统、查询服务,用户可在应用中心根据自己的需求收藏应用,收藏后可自行排序、移除。办事中心接入原校务服务流程平台,构建新的网上办事流程,包含部门内及跨部门的办事业务。填表中心梳理学校各业务部门的表单,按师生需求及部门要求配置填表服务。日程中心对接教务系统,同步个人课表数据,对接综合服务网,同步工程日程,师生可自己维护个人日程,打造个人中心,实现千人千面,提升用户使用及视觉体验。

640-103
 

浙大“校园大脑”是浙江大学新的数智化基础设施,包括6项建设内容:

一是搭建数据科学计算平台,部署智能化的高阶数据处理能力,逐渐形成大数据中心;

二是构建数据中台,推进数据的更多维度的建设及开放共享能力建设;

三是搭建并推广智能化数据分析处理工具,使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为全校师生使用;

四是校级数智决策能力建设

五是部门级数据可视化大屏建设;

六是办学成果对外展示建设。

“浙大力量”是数据中台的又一应用成果,可用数据展现浙江大学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校友发展情况,让数据赋能大学治理、学生成长、教师服务地方发展、校友积极创业等。例如,近三年的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和国内重点就业流向综合反映了毕业生国内就业的去向和就业行业的特点,毕业生境外升学情况和近五年出境人数则反映了浙大学子出国深造的去向和比例。“浙大力量”还可以展示校友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市值排名等数据,从校友创业的维度展示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640-104

结语

浙江大学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系统规划可感知场景,合力打造应用性成果,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网上浙大2.0”建设,努力打造数字时代办学发展新空间。

浙江大学有效探索和实践了数字化环境下一流大学的组织创新,以数字思维和技术激活“教学相长”、科研创新和治理变革,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典型经验和模式。

 

以上内容来源:《数智化敏捷组织》

出品人: 阿里云研究院高级战略总监 谢婞敏

联系邮箱:xiexingmin.xm@alibaba-inc.com

一流大学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浙江大学的经验和模式

此文摘自:中国教育信息化

  【摘要】: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文章以浙江大学为例,在分析数字化带给一流大学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介绍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为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浙江大学重点采取以下五项举措:立足”服务一流”,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部署”云网数端”一体化先进技术路线;践行”从小事做起”的小切口推进策略;探索”以事组班”的跨组织创新机制;坚守”师生为本”的人本化服务理念。通过这些举措,构建了集数字化教学、科研和校务服务于一体的“网上浙大”,并取得五大成效:提升校园空间智慧化能力,提高办学空间亩效比;建立混合式教学平台,推动教学范式创新;建立开放互联科研云环境,推动协同联动的学术创新;建立新型教育治理模式,提升现代校务治理水平;建立校园数管模式,提升校园智慧管理服务能力。以此为基础,文章对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确立价值赋能观念、推动组织转型创新、采用先进技术支撑、建立专业人才保障、联合生态共生共赢等建议。文章认为,浙江大学有效探索和实践了数字化环境下一流大学的组织创新,以数字思维和技术激活“教学相长”、科研创新和治理变革,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特别是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典型经验和模式。

一、数字化带给一流大学发展机遇和挑战

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教育革命正加速汇聚,高等学校迫切需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天下英才集聚地等综合作用,承担好高素质人才供给、高水平创新突破等重要任务,坚定成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发起者、承接者和推动者。当前,数字化在赋予一流大学建设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部署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分别于2012年和201 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统筹全国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最近5年更是密集出台系列文件,部署推进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加快包含新网络、新平台、新资源、新校园、新应用、新安全六大内容的教育新基建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2022年初,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要求“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由此可见,加快教育新基建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在新时代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

(二)使命引领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召唤

为应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浙江大学提出了使命引领型大学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学校成为人才培养引领者、科学研究引领者、社会服务引领者、文化建设引领者,自觉肩负起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使命,奋力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主动适应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更加重视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应用推广的范式融合,重视基于数据、算力、算法的范式应用,推动实验观察、数学模型、大数据挖掘归纳等方法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面向关键问题,探索分布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创新,以数字思维和技术激活“教学相长”、科研创新、治理变革和组织重构,构建学校发展新形态。

(三)破解教育教学难题亟需支撑方式的转型升级

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学校治理体系。以数字化思维、技术和手段破解当前学校发展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难题,是学校的重要发展路径。

第一,面对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宏大浪潮,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学科组合形式、协同创新模式等不断改变,需要数据、算力和算法深入赋能学校的组织管理创新

第二,“学在浙大”为疫情期间的教学业务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但从实现全球化、协同化、网络化的教学创新需求看,仍需要注入新动能。

第三,教与学两个主体的动能激发需要贯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数字化如何激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仍未有效破解。

第四,一流大学需要一流学科的支撑。构建“交叉会聚、群峰竞秀”的学科生态,需要更加重视学科会聚重组、交叉优化的动态调整,主动适应文理知识融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持续推进学科会聚造峰和新方向凝练,不断提升学科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随着治理、教学与科研数字化创新发展,计算、存储、网络通讯等成为数字化转型路上的新堵点和发展瓶颈,需要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案和运行机制构建新方案。

二、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做法

  浙江大学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始终围绕着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核心业务为立足点,以“以人为本、服务导向、数据驱动、体验优先、底线思维”为基本原则,着力搭建“云网数端”一体化的高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创设网上办事、在线教育、学术资源、信息发布、个人信息等五大场景,为师生建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科研和服务环境,诠释“新教学、新学术、新人才、新服务”等新理论。

(一)立足“服务一流”做好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

  随着浙江大学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向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战略推进,学校育人方式、科研范式、治理方式、服务模式不断迭代跃升。以此为契机,学校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服务一流”顶层设计、聚焦“网上浙大2.0”建设,提出了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整体方案,构建以校园数字新基建为支撑,以校园大脑为核心,以数智治理为手段,以安全可信、可靠运维为保障,以现代治理空间、教育教学空间、科研创新空间、学科发展空间、全球开放空间五大空间为应用场景的物理校园数字化映像网络环境。通过建设数字化服务环境,实现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同时构建卓越教育体系、一流学科体系、现代治理体系。

(二)部署“云网数端”一体化先进技术路线

  以数据中台为核心,以人工智能为手段,以物联网和5G 网络为感知前端,构建“浙大云计算平台”和“浙大钉”。同时,将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调整成为“云网数端”一体化的新一代智能型技术架构,实现从项目式应用向组织平台化战略升级。

第一,专有化部署阿里云飞云操作系统,通过高速专网与阿里公有云安全对接,形成一体化浙大云计算平台,为“网上浙大”提供无限的算力支持。

第二,应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建成集高速接入网、教学科研网、资源服务网和智能感知网于一体的校园综合支撑网络环境,建立物与物、物与人通信,物与物、物与人互联互动,为智能校园构建万物“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技术底座。

第三,建设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类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与共享;建设校园数据驾驶舱,可视化、直观全面地展示教学、科研、管理业务数据。

第四,以自适应理念搭建“浙大钉”个性化工作台,实现“数智门户”,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应用与服务体验。

(三)践行“从小事做起”的小切口推进策略

  围绕师生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件事”重点场景谋划,通过“最多跑一次”“最多找一人”等专项建设,梳理业务部门碎片化、条线化服务事项。通过“数据整合、系统融合、流程再造、服务提升”的方式,围绕“入学一件事”“入职一件事”等小事项落实“一件事填一张表、跑一个窗口、一次全办理”,解决以往校内管理信息系统“小散乱”问题。

建设物理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一窗受理、千人千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校务服务体系;建设校院两级联动协同办公系统,针对办公新流程、新功能、新视图、新接口、新报表、新应用等小事项,搭建流程平台,解决师生跨部门审核与跨校区办事难的问题,疫情期间为师生提供返校申请、健康打卡、浙大通行码申请、疫苗接种预约等事项服务;构建消息中心,实现“应用与人”“人与人”之间跨渠道、跨平台、跨媒体的有效沟通,方便师生在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消息、处理事项;开展各类学校证明的远程申办,推出教职工在职收入证明、在校学生现实表现证明等自助服务。

一件件小事服务的不断汇聚,初步建成了服务便利化、管理精准化、运行高效化、决策科学化的现代化办文、办事、办公体系。

(四)探索“以事组班”的跨组织创新机制

数字化转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党政机关内部高效协同,党政机关与院系所高效协同,以及学校与上级行政机构、兄弟院校、合作企业、社会等机构高效协同,担负着打破数字壁垒、消除数字鸿沟、形成协作共享“数字红利”的重要责任。

数字化转型项目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工具。然而,工具的价值在于帮助业务部门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更便宜,比技术更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组织和文化。对此,学校近年来针对改革具体事项,打破行政体系边界,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专业的实体化工作专班,落实“一把手”责任。

例如,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为确保“教学不停顿、要求不降低、质量不减弱”,学校快速成立了包括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竺可桢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的教育教学工作专项组,实行专班运作,统筹协调各方需求、技术、使用、决策等事项;还设立了项目推进组,建立分工负责制,以及表格化、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机制和周报告、月例会制度,实行“一个专项、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保障专班高效运行。据统计,学校在疫情期间共服务师生11 万余人,遍布137 个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务系统春、夏学期课程全部在线开课,支撑师生开展在线教学,保障课程全部完成在线考试,真正做到“不停教不停学”。

(五)坚守“师生为本”的人本化服务理念

  在数字化转型中,学校是出卷人,信息化工作者是答卷人,师生是批卷人,师生的满意度是衡量数字化转型成效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全体信息化工作者始终遵循着“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实在数字化转型项目的立项、服务、应急各个环节。在立项之初,深入学生一线、教师团队、院系部处科室,通过走访、调研、问卷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挖掘并把握师生需求;在疫情期间,建立新型课程环境,提供讲授型教学(直播)、交互型教学(视频会议)、板书型教学(教室课堂直播与录播)三种网上教学模式,服务学校“课程应开尽开、教师应到尽到、学生应在尽在”的教学目标,以“一个人都不能少”的总要求,做到应开课程开课率100%、教师(含外籍教师)试讲率100%、学生(含国际留学生)进课率100%。在服务环节,建立全方位、全流程、全体系的服务矩阵,如提供7×24 小时服务热线、建设知识库、引入智能机器人、组建线下服务小分队,师生有任何数字化应用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反馈,并得到妥善解决,信息化服务师生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2%以上。

三、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成效

  浙江大学围绕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积极开辟数字时代新式办学空间,通过“网上浙大”建设,构建了智慧高效的校务治理体系、个性化开环教育环境和开放融合科研创新环境,助力学校卓越教育体系、一流学科体系、现代治理体系建设。

 (一)提升校园空间智慧化能力,提高办学空间亩效比

  学校基于各类型空间管理与服务需求,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智慧空间管理、智慧校园应用、空间数据分析等空间智能化服务,促进教学空间的智能升级。

  1.普及智慧教室,打造无边界课堂

  智慧教室以平台软件驱动,赋能智慧教学场景。根据不同教学需求,学校目前共建有三种类型的智慧教室:综合型智慧教室、分组研讨智慧教室和远程互动智慧教室。基于“学在浙大+ 投影”,实现学生、教师移动端课堂互动;基于“学在浙大+ 浙大钉”,实现任意教室之间的互联互动;基于“智云课堂+ 录播平台”,利用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实时PPT、语音识别、同声传译、热词标签、协同笔记等一系列工具,让远端学习的距离感降到最低,实现身临其境的良好学习体验。智慧教室建设通过极简硬件架构设计,实现系统设备无线连接和软件驱动;实现远程智能化运维与管理;实现教学数据本地化沉淀和数据建模分析。智慧教室可以协助教师进行演示教学、交互教学、讨论教学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打造无边界课堂。同时,学校基于“教务系统+ 学在浙大+ 智慧教室”融通现有各教学信息化系统,打破数据孤岛,完整记录教学过程性数据,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

  2.建设智云样板间,打造新式多功能空间

  智云样板间集人机交互、校园卡识别、人脸识别、门禁集成、信息展示于一体,模拟全校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会议室、实验室、指挥大厅、文化展陈空间、面试空间、虚拟演播室、智慧党员之家等空间集中管理,实现空间查询、预约、续借、签到、释放一体化在线服务,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式办学空间。

(二)建立混合式教学平台,推动教学范式创新

  首先,学校根据“K-CPS”创新理论体系,在可靠稳定的全链路支撑体系保障下,整合教学平台(Platform)、智慧教室(Classroom)、智云课堂(Cloud Service)和知识图谱(Knowledge),打造智能化创新教学体系,支撑分布在世界108 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开展远程在线教学。该教学体系不仅满足了当前全球疫情下的分散跨班授课需求,而且为远程学生提供浸润式的班级教学氛围和便利的双语翻译。新型的视频课堂互动方式,还激发了线上线下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例如,人文学院王彦君教授在“学在浙大”平台上构建专属的“我的教学”网络空间,包含“我的课程、我的笔记、我的教材、个人题库、答题量规、我的分享”等功能模块。在《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中,王教授依托个人空间与学生开展线上实时交互,增强教学反馈能力,及时开展学情分析和教学反馈,同时通过作业不断吸收学生提供的素材与案例,动态丰富课程资源和优化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

  其次,以数字技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创新。学科之间的连接点正是学科的交叉点,也是创新的生长点。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大力打破学科壁垒,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命题,形成新的认识论与知识结构,进而建立有别于原学科的丰富知识范畴。例如,学校计算机学院建成Mo(momodel.cn)人工智能教学实训平台,并开设10 多门网络课程。学院教师通过该平台,一方面将课程开设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通过数字资源与实践操作,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深奥的机器学习原理,打破认知壁垒,手把手教学生利用在线建模平台达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以农业精准育种、微纳药物等为交叉会聚点,在教学创新过程中,深入探索信息学科群与生命学科群的连接和交叉。

  随着“智云课堂”与“学在浙大”平台的融合应用,学校目前已经通过“学在浙大”实现常态化的课堂签到、提问、抢答、讨论、作业、实验、测试等教学应用。平台不仅记录了师生的教学过程与学习经历,而且还记录了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性评价,改变了“一考定论”的传统评价模式。在此基础上,“智云课堂”根据学生学习经历数据,开展非认知能力的评价研究;通过学生长时间、全过程学习数据的画像分析,开展当前学习和长远目标的非认知能力评估;结合认知能力评价,为学生构建更加科学、个性化的学习评价模式,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精准决策。

(三)建立开放互联科研云环境,推动协同联动的学术创新

  学校依托“研在浙大”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实现人才、经费、项目、资源、成果等科研要素的数字化服务,为师生科研办公、科研服务、科研资源建立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多学科参与的学术共同体在科研项目申报、组织、管理、协同等领域提供一流服务。同时,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运用,整合在线科研服务工具和科研创新大数据,构建开放互联的科研创新空间,支撑知识大融通下的学科交叉会聚和跨领域创新。

  1.科研云算力资源显著提高,科研协同攻关更高效

  为解决校内科研痛点,学校从2018 年开始引入阿里云计算技术,建设浙江大学众筹式科研混合云平台“浙大云”,部署HPC 高性能集群软件,实现计算平台资源统一部署、管理和调度,形成浙大本地加阿里公有云的无限资源池。在混合云模式下,“浙大云”通过城域网专线和阿里公有云互联,将公有云的无限算力能力引入到学校的科研工作中,为深度学习、量子化学、基因工程等大算力前沿科研取得突破提供算力保障。2020年,“浙大云”为医学院新冠病毒研究课题提供了高性能计算资源支持,以庞大算力模拟后,揭示了生物拉力在新冠病毒颗粒通过spike/ACE2(病毒表面刺突糖蛋白/ 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相互作用入侵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攻关时间由原来的3 年缩短到6 个月,为研究论文发表争取了时间,论文在2021 年的国际权威专业期刊上成功发表。

  2.建立一站式科研数据与软件服务,团队科研协作更高效

  建立校级科研数据平台,提供“提交—存储—共享—发现—分析—挖掘—传播—交叉”的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全链路服务,多维度展示各类学科领域数据,促进学术交叉并提高数据再利用率。该平台目前开展的工作包括:收录20个校内原创数据库集,覆盖生命科学、植物学、药学、哲学和材料学类,为交叉研究建立了数据基础;建立校级科研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供科研人员“一站式”便利、高效、经济、安全获取科研工具;分享肿瘤新抗原预测、蛋白类创新药物研究等各领域10 多项开源科研工具;搭建校级Git代码管理平台、开源镜像站以及容器镜像平台;提供浙大语雀等云端知识库工具,形成软件一体化服务,节约科研团队摸索试错成本,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效率,累计服务科研成员18859人、团队1269个、知识库2871个。

  3.建立新型科研服务组织形式,学科板块交叉互动更深入连接学术与技术,成立“计算+”教授委员会,发挥教授的高校科研“台柱子”作用;提供智库输出和交流沟通渠道,形成闭环反馈,让学术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在系统平台实现共创共享共赢。首先,举行教授沙龙,促进跨学科交流。第一阶段邀请了计算机、文博、医药、生命科学、教育、公共管理等领域教授,作为支撑“研在浙大”发展的“八台柱”。其次,依托研究基地,促进跨学科交流。例如,依托浙江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研究基地(教育),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社会实践工作,同时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 远景目标的重要部署,超前探索智能教育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获得了科技部委托教育治理重大课题、校社科院等科研资金支持。

(四)建立新型教育治理模式,提升现代校务治理水平

  强化服务意识,以多跨场景应用转型为抓手,以师生工作学习最紧密的事项和业务为突破口,以数据治理为核心,充分运用“校务理念创新+ 信息技术创新+ 校务流程创新+ 治理方式创新”四位一体架构,推进学校校务治理数字化转型,打造高效运行、主动服务、科学决策、智能监管的新型教育治理和高校校务治理模式。

  1.学校数据资产质量显著提升,数据共享更高效

  构建校级公共数据库,制定公共数据标准,发布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同时推进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和数据系统化治理,提升公共数据质量;构建“数据发布、数据申请、数据使用、数据管控、数据监测”完整流程的数据服务开放体系,加强公共数据共享与应用。当前,已完成全校12 家单位的公共数据梳理工作,形成上千个公共数据项并制定《公共数据目录V3.7》;建成公共数据平台,采集了八百多个数据项的1.5亿条记录,提供89 条共享交换线路,高效支撑了入学一件事、入职一件事、导师招生资格申报、填表中心等试点工作。

  2.校务服务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理,师生应用更便捷

  整合校务服务网、综合服务网、协同办公系统、流程平台等现有的办文、办事、办公系统,发挥平台的聚合作用,构建任务中心、办事中心,应用中心、填表中心、资讯中心、日程中心等模块,实现事项“一站式”办理和应用“一站式”访问;打造“浙大钉”App 工作台,实现千人千面、随身消、轻松办事、快捷查询;建设“办事大厅2.0”,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开通综合服务窗口,完善校区自助服务点,构建以紫金港校区办事大厅为主体、辐射其他校区的“1+N”跨校区师生服务模式,实现师生办事“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自助办”。截至2022 年4 月,浙大服务平台接入办事服务624 项,访问次数达115 万次。

  3.数字化多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新型教育治理模式初见成效聚焦师生关注事项,推动“一件事”梳理,开展教职工“入职一件事”和本科生“入学一件事”改革试点,重组校务服务流程。按照“办理一件事、只填一张表”的基本原则,重新设计表单,优化工作流程。推行“一张表”填报制度,建立个人数字档案系统和电子表格清单化管理制度,开发部署在线电子表格,运用共享数据最大程度精简数据填报工作,实现师生员工各类数据表格的自动填充。通过“入学一件事”,实现6300 余名新生“秒办”报到手续;通过“入职一件事”,实现入职“一网通办”,1100 余名新教工受益;通过“导师资格申请一张表”,实现表单数据自动引用,全面提升申报效率。目前,智慧财务、智慧总务、办事大厅2.0、导学关系、校园数字医疗服务、研究生入学一件事、离校一件事等更多跨场景应用正在建设中。随着一个个场景的拼接,高效运行、主动服务、科学决策、智能监管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将更加完善。

(五)建立校园数管模式,提升校园智慧管理服务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体验优先”原则,聚焦“便利校园,优质服务”目标,通过“网上浙大”赋能各部门,构建全方位智慧校园服务保障体系与服务平台,提升师生办事效率和学习生活的获得感、安全感。

  1.建成智能化、一体化后勤综合服务平台,为师生校园生活提供舒心服务

  以师生生活服务保障场景为切入点,推动科技融入和整合,构建全场景的校园服务生态。适应移动互联发展趋势,着力打造基于微信的一体化校园服务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门户和统一支付,整合线上线下的校园空间资源、后勤业务资源和师生数据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推出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满足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借助现代装备和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后勤服务的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食堂、能源智控、智慧交通、校园新零售、智慧物流、智慧幼教等系统。以土地、房屋、人、项目为主线,汇聚数据,建立健全公用房修缮项目全周期的审批业务流转平台和维修管理数据库。打造智慧总务可视化大屏,融合展示土地、公用房、住房等资源使用情况,以及能耗监测、水电收缴情况,为统筹协调、智慧决策提供参考。

  2.建立“互联网+”财务管理服务模式,解决高校财务“报销繁”问题

  智慧财务平台打通部门信息孤岛、细化财务核算业务规则,还可以实时监控项目经费的预算指标和国库指标,实现“业务驱动”;通过网上预约报销、自助投递、微信排队取号,解决财务人员大量繁重的复核录入工作,提高财务办事效率,实现“服务驱动”。以2020 年为例,网上预约占比80%,从预约单自助投递、物流分配到出纳打卡,财务报销环环有反馈、时时可查询;从接单到支付通常不超过48 小时,全年预约单基本无积压,有效缓解了“报销繁”难题。

  3.建立校园综合智慧安防管理体系,守住校园安全底线

  智慧安防建设以全面监控、及时预警、高效处置、智能评估为目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整合学校各项安防指标数据,建立起一套具有预案及状态管理、安防实时监控、危机事件预警、应急联动处置、智能评估反馈等功能的综合安防管理支撑系统,实现安防工作的闭环管理,有效支撑校园安防态势综合研判和应急事件协同处置,全面提升安防管理工作效率。例如,通过校外人员登记预约系统、人行闸机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查询校园轨迹,实现人员全链条闭环式管理;通过车辆预约系统、道闸系统、测速系统测量车辆校内行驶轨迹,并通过引导系统和抓拍系统规范车辆校内停放,实现车辆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四、对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一)确定价值赋能观念

  现代学校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更新性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服务,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再生系统。浙江大学始终坚持在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中秉承办学理念,提出必须为提升办学水平、服务师生和促进学生发展带来价值,通过价值赋能指引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首先,围绕组织行为数字化构建“网上浙大”。应用技术创新组织行为,改变沟通和评价方式,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效率,让数据传输与处理替代师生多跑路。其次,鼓励并支持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依托“学在浙大”“智云课堂”等载体,应用技术赋能教学空间创新、改变课程建设方式、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与评价方式,让技术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最后,构建有效的技术环境,为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科研提供高性能的信息通讯、存储和计算力支持。

(二)推动组织转型创新

  组织转型是决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以企业为例,麦肯锡统计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仅为20%,其中的重要原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组织的敏捷性及适应性。高校数字化转型亦然。“十四五”期间的数字化项目更多是跨部门、跨层级、跨专业、跨平台的多跨场景应用,旧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新应用建设,需要组建更适配的多团队系统。根据有关研究,典型的多团队系统由领导团队、焦点团队(负责相对核心和关键的任务)及支持团队(高度专业化、功能独特化,向焦点团队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构成。学校通过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领导团队,实行“专班制”组织协作策略,降低组织协同成本,增强成员能动性,保障多跨项目高效顺利推进。以信息技术中心为焦点团队,建立项目负责人制,负责核心关键任务。通过与阿里巴巴联合成立“智云联合研究中心”,设立“智云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团队,打造校企共研合作生态圈,引入行业先进科技为学校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设立“智云智库”,提供专业知识支持团队,探索高校数字化建设理论与实践螺旋式互促发展的循环论证过程,为校企生态圈提供参谋服务,拓展成员对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认知高度、广度、深度。

(三)采用先进技术支撑

  学校“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整体呈“小散乱”状态,不仅增加了运维成本,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同时,各“孤岛”数据规范和技术底座的差异使彼此间的连接互通十分困难,且随着数据积累增加,数据存储压力与日俱增,用效率不断下降。要适应“十四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求,必须突破旧有技术架构模式,采用更灵活、更具成长性和适应性的技术框架。由此,浙江大学借鉴企业平台战略理念,以“云网数端”一体化技术路线构建开放式新基建系统,将已有“小孤岛群”及新增数字化产品集成至“大平台”并统一出口,在标准化、安全和运维体系加持下,向上支撑“校园大脑”顶层应用,形成一套成长型平台框架体系。

(四)建立专业人才保障

  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要将“打造信息化领域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作为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之一。浙江大学采取了“连横合纵”的人才队伍建设策略。连横,即人才引进。专设信息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并试点“编制+ 外聘”混合制人事结构,以快速“横”向扩充有经验、有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智云实验室“连”接科技企业优质研发人才。合纵,即综合用人。借助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培训、管理、协调全校各主要部门数字化建设人才;采用项目负责人制,调动数字化建设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践中培养其管理能力;同时充分调动不同专业领域师生参与实践分享,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运用数字化手段的带头作用。

(五)联合生态共生共赢

  学校数字化转型中的平台化战略、横向人才引进制度和组织创新均离不开生态圈的建立和参与。对此,浙江大学本着“众筹群智、联合创新”的原则,通过共建、共享、共研形式调动各方生态力量。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智云实验室,以项目形式引入科技企业先进技术力量,研发落地适配高校核心应用场景的数字化产品,以此加深行业理解,增加成果沉淀。其次,联合全国数十家高校和生态企业发起“智云科教联盟”,整合共享联盟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互补性探讨交流,共同推动联盟高校数字化建设。最后,组建浙江省计算机学会教育信息化专委会和“智云智库”,调动数字化和教育领域专家力量,在学术研究、政策解读、方案评点、经验总结等不同维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转化和循环发展。

五、对未来的展望

  在新基建赋能高质量教育的战略背景下,面向“十四五”,浙江大学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按照“1+5+2”体系构建“网上浙大2.0”。

        “1”是信息化新基础设施大平台,“5”是现代治理空间、教育教学空间、科研创新空间、学科发展空间、全球开放空间五大空间应用,“2”是大运维服务体系和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大平台搭建、大服务构建,打造网上办学新空间,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教育教学、创新生态、一流学科、全球开放、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通过对校务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整体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全校整体智治、高效协同,促进独特的新教学、新学术、新服务、新治理模式形成;通过促进办学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全面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推进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END】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