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到的数字中国与网信事业哪些工作?雷军、马化腾、杨元庆有哪些提案?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0
        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运用好“互联网+”……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重点任务中,从多个方面对数字中国建设做出部署,描绘出数字中国的宏大蓝图和光明前景。数字中国让未来更美好的愿景正在上演。

加强数字政府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目前,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从原来基于部门的系统,到今天变成基于用户、数据的平台,这是治理理念的巨变。据了解,阿里云为浙江省提供了政务服务中台等技术支持。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说,“今天我们不仅是原来的云、大数据,更有智能化的能力。阿里将积极投入研发,让网上办事比线下体验更好,不仅是更方便,还是更愉快的体验。”
  新基建是数字中国重要基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浪潮信息总裁彭震认为,实现算力、算法和数据全面融合的智算中心,能为新基建发展所需的未来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参考定义。抓住新基建浪潮中的智能化发展机遇,规划智算中心,是谋求经济模式创新和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的第一步,也是吸引产业、人才聚集,促进产业升级的抓手。

用好“互联网+” 推进智能化服务老年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同时明确,“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运用好“互联网+”,要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发展“互联网+”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要促成两者深度融合。其次处理好线上与线下的关系,建立起线上与线下合作的途径。三要处理好业态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要创新监管手段、技术与理念,实现业态创新与监管的共同进步。
  数字化路上,不让老年人掉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如何帮助老年群体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提出了《关于让老年群体享受到数字化智慧化便利的建议》。在他看来,不仅要通过适老化的物联网技术,帮助老年人熟练掌握并操作数字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主要围绕老年群体的行为习惯和特点,构建契合用户需求的场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展工业互联网 丰富5G应用场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展望未来,工业互联网事业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当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赋能社会、造福人类,在新高度上开启新征程。
  继去年提出“拓展5G应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5G应用,强调“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工信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张新生表示,2021年是5G新应用走向落地的关键年,5G向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能力将加强。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认为,加大5G网络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推进5G产业发展,支持各地区积极开展5G应用探索,为5G发展创造广阔机遇。今年5G将加速进入更多层级的终端,配合更好的网络覆盖,加上独立组网、毫米波技术的采用,将加速催生更多的创新和应用,加速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正在不断融入衣食住行,释放出惠民利民的巨大能量。今年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必将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生活改善。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次提到 “数字”一词——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以五年为一个维度,铺陈出“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数字化话题之所以热,是因为它正成为大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回顾极不平凡的2020年,数字化无疑是我国统筹做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的利器。以上海为例,重防疫,“两张网”为这座有着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高效感知、快速响应、有序管理提供保障;促发展,去年4月,上海发布“在线新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为经济率先复苏突围装上新引擎,而在线新经济也用全年逆势增长12%的骄人成绩,成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一次生动实践。放眼全国,2020年数字经济为全年GDP实现2.3%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助力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数字化话题之所以热,也因为它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所趋,更有着巨大潜力可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将GDP增速设定为“6%以上”。要实现这个中高速发展目标,就必须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从全国各省区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数字化”同样都是高频词,释放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明确信号。

开局关系全局,起跑决定后势。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0个主要指标中,数字经济成为“创新驱动”的三大指标之一,更锚定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0%”目标,通过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这也体现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眼光与谋划。

当然,建设“数字中国”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也更加高远。“数字”绝不仅仅是让数字经济更有竞争力,还要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要让民生保障因数字化而更有温度,让社会治理因数字化而更有效率,让政府服务因数字化而更为优化,进而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

城市要确保“十四五”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把发展蓝图变为施工图,也要向城市数字化转型要爆发力和持久力,让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深刻渗透到城市发展的肌理之中,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未来发展新的战略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十四五”新图景已经铺开,“数字中国”正加速奔跑!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哪些网信工作?一张图带你看懂!

414244505160

 

专家关于数字经济的提案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建议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

今年两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提交了《关于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促进数字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建议》,建议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推动包括互联网平台在内的数字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李稻葵表示,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协调发展和监管二者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滞后于行业发展,缺乏对口的研究和监管部门。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市场监管总局在内的各机构纷纷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但这些机构的工作重点是监管而非发展。通过成立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可以有效协调发展和监管二者的关系,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第二,提升对包括互联网平台在内的数字经济企业的治理能力。不同于传统行业,数字经济企业包括互联网平台企业监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监管机构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委员会可以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长期跟踪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调研梳理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提供建议。

第三,推动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的规则制定。加强同国外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数字经济的规则制定和监管创新,以此为突破口持续扩大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李稻葵表示,中国数字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建议平衡发展和监管的关系,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和监管委员会,促进数字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培育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新动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

两会期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的政协提案。徐晓兰表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和产业生态基础,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

徐晓兰指出,随着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持续融合渗透,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潜力巨大,根据相关机构测算,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已超过80%,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大量资本投向消费端市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组成,在一段时间内正处在结构性调整阶段,整体利润水平相对低下,社会资本的支持力度相对不足,产业数字化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其投资价值未获得全面认识。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尚未完全触及实体经济的核心环节,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尚未全面显现。

对此,徐晓兰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加速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重点产业培育。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能够进一步带动形成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更多行业、更多场景延伸。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产业支持力度,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典型应用场景。

二是加大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工业互联网作为直接服务工业的数字经济新赛道,已经应用到原材料、装备制造等37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正在由销售、物流等外围环节向研发、生产控制、检测等内部环节延伸。建议进一步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将技改资金从针对传统设备、技术的投入转向对产业基础数字化水平提升的投入上来,分阶段、分行业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助力产业数字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进一步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体系化建设,构建工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工业数据汇聚能力,更好的发挥基于数据的服务能力,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基础。

三是持续深化产融合作,实现产业数字化重点领域精准扶持。工业互联网为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开辟了新渠道。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及发展潜力吸引了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我国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达到万亿级规模,非上市融资活动年均超千亿;另一方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正在蓬勃兴起,帮助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强化融资渠道及能力建设。建议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与引导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产融合作持续深化,加大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确保社会资本流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加大对于新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实时生产经营数据的征信系统,建立详实完备的企业动态信息库,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积极探索创新监管与治理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拟提交5份书面建议,涉及乡村振兴、新就业、碳中和、数字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等领域。

在数字经济治理方面,马化腾建议,当前平台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摩擦和乱象,代表着数字技术这一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磨合与调适。中国已经形成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欧洲的数字经济模式,在不少领域和环节构筑起相对优势,建议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金融科技等特定领域,开展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创新试点。

他认为,传统产业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会带来价值链重组,一旦失控,可能导致资本与新商业模式对原有业态的从业者造成冲击。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应该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践行技术伦理规则,将发展置于安全底线之上;强化商业伦理规则,将创新置于有效监管之下。

建议称,经验表明,P2P、共享单车、长租房和社区团购,尤其要关注用户的资金安全,必须严格纳入监管。互联网出行、货运要有安全监管机制。对平台经济从业者的全面发展要有机制保障。

马化腾在建议中提到,在增强机遇意识的同时树立风险意识,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创新监管与治理方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合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字经济治理新路,构建未来发展优势,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两会,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带来了《关于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支撑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杨元庆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

所谓“新IT”,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数据总量呈爆炸式增长,只有通过“新IT”中的“边-云-网”协同发力,增强计算力,才能将数据生产资料转化数据价值。

杨元庆认为,近年来,我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均大幅增长。算力的提升将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筑起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底座。然而,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还存在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共享不充分、服务单一、能效不高等问题。例如,从行业来看,据艾瑞咨询数据,以2019年为例,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以互联网客户为主要用户群体,占60%以上份额,金融业和政府机构占30%份额,制造行业仅占3%。然而,算力是制造业创新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撑,需要更多算力投向制造业,支撑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升。

为此,杨元庆提建议,加强国家层面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引领算力基础设施整体有序发展;倡导建设多元化、智能化、高效能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制定以应用效能为导向的算力评价体系和评测标准,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

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充分发掘数字经济乘数效应

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需要充分发挥新基建对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中数据与算法的协同发展,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创新融合。对此,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入开展5G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二是全面推进数智协同,规范数据、算法等数字经济生产要素的科学使用与合理配置。三是纵深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实体经济,充分发掘数字经济乘数效应。

今年张云勇的提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关于5G上高铁、关于统筹联动开展数据确权工作的建议以及关于发展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5G低频接入网络的建议。

在“5G上高铁”提案中,张云勇建议:一是协同推进,加速技术验证;一是协同推进,加速技术验证;三是敏捷应用,落地名片工程;三是敏捷应用,落地名片工程。

在“数据确权”提案中,张云勇建议:一是规划引领,加强数据确权体系顶层设计;二是法治驱动,加强数据确权规范完善制定;二是法治驱动,加强数据确权规范完善制定;四是数字使能,加强数据确权基础设施构建。

在“共建共享5G低频接入网络”提案中,张云勇建议:一是将数字乡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700MHz频谱资源定位于覆盖包括乡村地区人口在内的全体移动通信用户的基础公共资源;一是将数字乡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700MHz频谱资源定位于覆盖包括乡村地区人口在内的全体移动通信用户的基础公共资源。

雷军两会建议:加强数字化赋能县域医防融合发展

雷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围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大方向,准备向大会提交三份建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关于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的建议、关于加强数字化赋能县域医防融合发展的建议。

建议一、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建议

(来源:信网)

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做大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突破口,是推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为110.84.排在美国(168.71)、德国(125.65)、日本(117.16)之后,处在第三阵列首位,与世界制造强国的相对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始终坚持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例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等,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绩。

《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经评估全国12000多家制造企业,有75%的企业已开始部署智能制造,但只有14%迈向了数字化阶段,只有6%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可以看出,我国智能制造当前还处在从“有没有”逐步转向“好不好”的发展阶段,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必须继续坚持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之路,聚焦基础研发能力,增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雷军建议:

一、营造有规划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引导龙头企业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智能制造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制造企业或意愿不强、或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点,建议有关部门继续提供长期稳定、有规划、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在装备更新换代、自主创新研发、制造系统搭建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同时,充分激发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产业链协同能力,支持龙头企业率先探索、率先突破,将成功经验和模式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另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从最基础的环节做起,扎实推2进、稳步提升,不能“急功近利”,不可“拔苗助长”,不搞“面子工程”,确保我国智能制造健康有序发展。

二、推动产学研协同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夯实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部件的基础研发能力。国内智能制造起步较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较大,整体研发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这一点,建议国家制定政策加速推动建立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一流高校协同研发机制,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传感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智能部件,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掌握;加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落地,规范智能装备技术要求,注重软硬件一体化协同发展,实施智能工厂标准化、模块化建设,实现高效、柔性生产;完善首台、首套、首批的鼓励政策,尤其持续支持制造产线及系统的研发、升级与拓展。

三、持续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力争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制造装备类型繁多、系统庞杂,互联互通难度大、成本高,虽然已有较大改善,但“数据孤岛”仍较为普遍。针对这一点,建议以国家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破除装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提供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制造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加大工业软件研发投入,扭转智能制造“大脑”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同时研发若干可供选择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四、通过引进来、培养好、促转型等方式,加速填补智能制造人才缺口。智能制造发展速度快、横跨领域广,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智能制造人才缺口巨大。针对这一点,建议国家支持企业加大国际智能制造人才引进,推动产学研互动融合,架设高校院所与制造企业之间的人才桥梁,引导高水平人才双向流动;支持更多国内高校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现常态化体系化人才培养,增加人才供给数量;鼓励国内高校联合龙头企业举办智能制造专项培训课程,推动现有制造工程人才、信息技术人才补足技能短板,畅通人才转型发展渠道。

建议二、关于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 更好融入数字生活的建议

(来源:信网)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以每年超过1000万的速度快

速增长,到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或将突破3亿。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11.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仍有许多老年人在使用“健康码”等基础智能应用时遇到了困难,我国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互联网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程度日益提高,呈现全场景应用及快速迭代特征,加剧了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困难与挑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数字社会,是关系到未来社会运转治理、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全面提升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的适老性已成社会热点和行业共识。

近年来,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进入了窗口期,国家实施的“互联网+养老”行动,在智能应用适老化领域持续取得进展,为应对老龄社会积累了经验。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工信部等部门也对智能技术和智能应用适老化作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将进一步缓解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建设和应用推广。

雷军建议:

一、推动老年人数字化服务尽快纳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技术适老化的中长期目标规划,明确重点建设方向和发展阶段,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推动各级公共数字平台及服务体系率先完成适老化改造。优先解决老人网上预约、交通出行、智能扫码等涉老高频服务事项,推动老年人生活应用场景的适老化开发全面落地。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重点引导老年人智能应用高频领域相关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健全法律法规,做好老年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

二、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同类产品适老程度参差不齐,软硬件产品适老化改造不同步、不匹配,严重影响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使用体验。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智能技术适老标准的总体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群策群力,共同建立专项标准体系。

三、推动智能技术适老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引导技术适老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出行、智慧医疗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以产业引导为抓手,牵引智能技术适老化的应用推广。例如,加强老年人智能家居数据与智慧社区数据的联动,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快速响应主动需求,及时准确识别被动需求(例如,摔倒、火灾、煤气泄漏等),提升社区老年人帮扶服务的统筹与管理能力。

四、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助力智能技术适老的宣传推广。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发展,既能提高老年人数字生活体验,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还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建议在技术适老建设过程中,加大全社会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和公益团体有针对性地开发学习教程;鼓励社区、村(居)委会、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为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提供培训和辅导;对在智能技术适老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在加强智能技术建设和应用的同时,还要保留各项传统服务手段和方式,做好老年人兜底保障工作。

建议三、关于加强数字化赋能县域医防融合发展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不断完善县域医疗体系的重要时期,国家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县域层面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了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2019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印发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有效推动了县域医防融合发展建设。

目前,全国84%的县级医院已经达到二级以上的医院水平,县域医疗共同体已达到3346个,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取得了突出成效。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县级医院承担了艰巨的工作任务,筑起了阻击病毒、守护健康的钢铁长城。同时,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反映出当前县域基层医疗体系仍有提升空间,如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预警调度效率可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亟需均衡分布。在后疫情时代,加强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推动医防融合发展,已成为卫生健康领域的时代新课题。

雷军建议:

一、推动县域医防数据互联共享,争取实现全覆盖。当前,各区域基层医疗发展较为不均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县级疾控机构等县域医疗卫生单元尚未完全实现医防、医卫、医健、医养数据的互联和融合。建议以卫健部门为主导,联合各相关部委,加快县域医防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尤其在县乡村一体化的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医防融合、多点触发疾病监测等方向强化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医疗资源更高效、更迅捷地响应和配置。

二、鼓励运用前沿数字技术,加强医疗数据分析与应用。全国庞大医疗数据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医疗数据价值也未得到完全体现。建议国家推动相关政策意见落地见效,在有力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对医疗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有效判断。在个人层面,建立个人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实现医疗服务多时异地的连续性,避免重复问诊,使得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分布式的高效覆盖。在科研层面,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提高疾病诊断与预测的准确率,支撑重大医疗课题实现突破。在社会层面,帮助评估公众健康服务落地效果,不断优化疾病预防干预措施,增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能力。

三、强化县域医疗信息化投入及人才建设。在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数字化赋能疫情防控水平,不断强化县域医疗数字化建设,做到“全国一盘棋”,实现“覆盖到县、追踪到人、数据上云”。目前,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资金在县级层面触达率不足,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偏低,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县域信息化人才仍有较大空缺。建议加大县域专项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县域医防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信息化人才建设,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信息化人才下沉,助力县域医疗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百度李彦宏:加强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的5份提案,谈的都是加快数字化发展。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智慧养老进社区、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共享、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等。其中有三个提案关乎老人、全民与下一代。

在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用科技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更幸福的提案中,针对90%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现实,李彦宏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智能设备进社区,拓展和深化智慧养老服务。一是加速实现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设备智能化,通过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帮助老年人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收集与跟踪,从而更好地管理健康;加快建设搭载在智能设备中的适老化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打通社区服务资源和卫生医疗资源,面向老年人提供家医服务、慢病管理、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二是引导企业扩大适老化智能设备供给,全面普及以语音为核心,结合眼神、手势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将其搭载到老年人常用的设备中,让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都能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三是依托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在具备条件的城市选择老年人较多、陪护需求较高的社区进行智慧养老试点。

在加强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共享,让网民便捷获得信息的提案中,针对电商、社交、资讯、餐饮、打车、教育、医疗等每个领域都出现大量APP,使用繁琐并存在信息不安全隐患,李彦宏提出两条建议,一是有关部门选取老百姓获取信息服务密切相关的领域作为试点,如资讯信息,构建不同互联网平台之间信息共享的机制,打破现有“信息壁垒”模式,促进信息和知识的自由流动,逐步引导规范互联网开放生态的回归,提升用户体验;二是强化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开放及安全监督工作,对各平台的信息开放共享和信息质量开展评估。

在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提案中,针对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未成年网民超1.75亿、使用手机上网占比93.9%的现状,李彦宏委员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加快建立统一标准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让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保护网”更牢固。一是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将网络安全教育全面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二是在政府部门指导下,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网络安全教育;三是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的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丁磊:推进数字文化新模式发展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围绕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等内容建言献策,议题涉及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数字音乐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发展数字音乐新模式

作为数字音乐产业的领军人物,今年两会,丁磊依旧重点关注数字音乐方面。

据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数字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文旅、数字音乐等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

因此,丁磊建议,政府应充分整合数字化音乐资源,针对各民族、地区传统音乐,实行一对一精准推广,推动民歌、戏曲等传统音乐,与“音乐+文旅”、在线音乐演出等数字音乐新业态结合。

同时,丁磊还建议通过探索利用AI等技术进行音乐创作,推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AI歌曲精品,并针对原创音乐人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阶梯性减免税收,激发传统音乐创新活力。

推进数字文旅融合发展

除数字音乐产业外,数字文旅产业也是丁磊关注的数字文化新模式。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以历史文化、古迹资源为依托的“文旅1.0”,迅速向以科技为驱动的“文旅2.0”转型,数字文旅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动能。

对于疫情期间受到促进的数字文旅产业,丁磊建议,可搭建数字文旅合作服务平台,拓宽智慧文旅全产业链条,深化科技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点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此外,他认为,应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企机构数据共享开放,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范本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并建议政府提供专项补助等多举措刺激消费,把数字文旅打造为疫后内循环新增长点。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刘庆峰:构建系统创新能力,强化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年共提交七份书面建议,分别涉及系统化创新、产业链自主可控、重大疾病国家智慧化防控体系建设、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科技适老等热点问题,其中多条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

刘庆峰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习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普通话智能评测和辅助教学技术方面,人工智能普通话智能评测经国家语委鉴定已达人工专家水平。”据刘庆峰介绍,在推普脱贫攻坚方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扶贫APP”,目前已在云南、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应用,累计用户100万人。

基于此,刘庆峰建议,制定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评价标准,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平台,开展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其次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广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建设国家级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示范区,进而带动农村和边远、民族地区的通用语言文字学习。

与此同时,推广中小学普通话测试,将其纳入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建议将中小学普通话水平测试以适当方式纳入中考,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学校和家长、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问题。

此外,刘庆峰还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传染病和重大危险疾病国家智慧化防控体系;加快人工智能在我国基层医疗的应用,建设健康中国;以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关爱老年人群体,推进科技适老。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民政部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人群体的高龄化趋势明显。在刘庆峰看来,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但在移动智能化时代如何强化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方面仍存在不足。

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关爱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于已经成功试点的案例进行积极的评估和鉴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快速推广。目前,在天津,已经有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重点群体关爱服务能力,构建制度、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联合关爱机制,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他还建议,打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监护人或网格员之间的兜底闭环机制,建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坐席和人工坐席,为老年人提供人机交互的在线咨询、健康宣教、服务呼叫、应急处置、主动关怀等服务。按照设定的策略理解老年人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出的交互诉求,依赖城市大数据平台分析重点关爱人群的家庭水、电、气使用数据,通过智能语音机器人预警模型,实时监测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王小川:加强数字经济产业规划、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提交关于加强数字经济产业规划、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提案。

从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到具体实践,王小川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不仅做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还要在老龄化社会的基本前提下考量数字经济产业政策的全面和平衡。要重视人工智能、5G在产业升级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次,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鼓励扶持与综合监管双管齐下。

三是还需聚合社会力量,形成产业内外协同。发挥研究机构、公益组织的作用,展开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调研、体验反馈和技能普及。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和协商机制等。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张近东:建立数据治理委员会,建立数据资源共享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对于横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的数据要素市场来说,数据所有权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闭环尚未形成等难题依然横亘在市场主体面前,对以更高效率、更佳的组织方式、更安全的治理来实现数据的无偿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数据治理委员会,作为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并建立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具体而言,加速推动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的统一及协调,构建数据共享解决方案,从而建立大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行业领先企业要秉承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向专业协同、共拓市场的经营理念转变,持续加大数据开放力度,为产业生态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做好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也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流通安全。张近东建议界定清晰的数据共享属性和权益,将属性分为普遍共享、限制共享、不共享等类型,数据平台的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等,向需求方提供相应的数据共享权限,从而实现数据的确权流通。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姚劲波:从政策出发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提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提交三份书面建议,聚焦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规范长租房市场和发展职业教育等三大方面。

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姚劲波认为,受限于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等因素,我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仍相对较低,广大中小微企业转型意愿不足,平台企业缺乏集成式、低成本的数字产品服务。

对此,他从两方面给出建议。对于转型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建议主管部门加快制定细分领域的专项行动方案,从政策出发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提供支撑。另外,对于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平台型企业,建议有关部门给与专项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其投入研发数字化转型产品,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培训从业人员,夯实转型基础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猪八戒网朱明跃:建议全面推行政府服务采购数字化

全国人大代表、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两份建议。

他建议,全面推行政府服务采购数字化。近年来,政府自主采购比例逐年扩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体系建设,已不能适应改革创新中限额以下服务类采购市场的发展。因此,建议加快推进《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针对限额以下的服务类采购出台制度和规范;加大力度在全国各省推行试点平台,推进限额以下政府服务类采购“数字化”建设;将限额以下政府服务类采购“数字化”平台打造成扶“小”助“微”的基础设施。

以上信息网信等综合各方信息。
【END】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