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还评选出了“ 2021年大数据企业投资价值百强榜”,榜单依据自行设定的评判指标体系,从企业估值/市值、营收状况、创新投入、产品竞争力、细分市场潜力、领导层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比。榜单共选取了10个细分领域,涉及大数据基础软件、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安全、营销大数据、商业智能5个通用领域,以及政府大数据、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等5个融合应用领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发布《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并针对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现阶段,数据已成为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生产要素,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现。随着数据要素可参与分配的价值红利加快释放,数据交易市场将是实现数据定价和数据确权的新实践,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将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大数据产业规模持续稳步提升,产业价值不断释放;大数据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数据中心、5G等大数据相关基础设施部署进程加快;大数据企业快速成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大数据要素潜能逐渐释放,政府、企业、消费者数字化意识明显增强;大数据与各产业广泛融合,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等日渐成熟,支撑各产业优化升级;政府数据大量开放共享,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到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从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再到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勾画出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图景,并明确指出大数据是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另外,“数据”一词在规划纲要中出现了53次,国家进一步对大数据发展做出重要部署。这表明以大数据为重点的数字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和机遇。
立足“十三五”时期大数据发展成就,展望“十四五”时期大数据发展趋势,《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分析了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演进、政策体系、园区建设、人才培育等产业发展要素情况,研判了大数据在软硬件产品、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等领域热点布局,梳理了大数据产业生态的三个层次,并重点提出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七大新趋势。我们认为:AI技术融合应用成为突破数据治理瓶颈的新方法、数据交易市场将是实现数据定价和数据确权的新实践、“东数西算”工程对区域数据中心未来建设提出新要求、提高服务效能和推动治理流程再造成为政府大数据新应用焦点、“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共筑绿色低碳的新工业体系、智能健康管理、云端诊疗、数据安全治理引领健康医疗新机遇、提高工作效能和创新工作方式是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的新价值。
进入数字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深层次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将驱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层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和底座,它涵盖了网络、存储和计算等硬件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平台以及各类与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和展示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大数据技术的迭代和演进是这一层发展的主旋律。
数据服务层是大数据市场的未来增长点之一,它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服务、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数据安全和治理服务、数据交易服务等。
融合应用层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包含了与政务、工业、健康医疗、交通、互联网、公安和空间地理等行业应用紧密相关的整体解决方案。融融合应用最能体现大数据的价值和内涵,它是大数据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结合的体现,能够助力实体经济企业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成本,也能够帮助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多年对大数据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如“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第五种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生产要素”,产业发展将再次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