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银川市人民政府发布《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银政发〔2022〕6号),规划按照区、市、县一盘棋、一体化、一张网思路,紧紧围绕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精细化,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以“1234N”总体架构为抓手,建设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服务治理一体化的数字政府。
“1”:指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政府基础底座。包括电子政务外网、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交换、视频联网应用、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等基础平台设施及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公共支付等区、市共性应用支撑体系。
“2”:指打造“城市大脑”和“i银川”APP两个核心业务场景,承载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应用。
“3”:指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政府运行三个领域数字化变革,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
“4”:指四大保障体系。包括统一标准体系、统一安全防护体系、统一投诉反馈体系、统一联动的运营运维体系。
“N”:指若干应用服务。不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等应用场景,丰富服务内容,努力提升政府效能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银政发〔2022〕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银川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及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构建适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数字化工作体系,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重要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思想,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关于全区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动、一张网布局的工作思路,紧盯“一高三化”目标要求,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加快提升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速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驱动数字社会建设和数字经济共同发展,助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数字银川”建设,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数字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需求导向。以人民群众新期待和新需求为导向,着眼惠民利企,加快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全面提升政府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联动。将系统观念贯穿建设始终,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分别负责、分级管理,形成上下一体、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提升集约集成建设水平。推进党政机关电子政务联动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利旧建新、有序迭代。加强信息化资产、数据资产管理,新建项目充分评估利用已有系统平台和数据资产,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数据烟囱”。紧跟前沿、适度超前,鼓励小投入、多迭代,持续增强服务群众、赋能治理、促进发展的能力。
坚持安全可控、开放共享。建立健全技术和管理融合的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制度、标准、技术、责任支撑能力,确保平台、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依法有序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创新理念、流程、模式,加快推动数据资源要素化、市场化应用。
(三)总体目标
到2023年,基本形成上接国家、自治区,下联各县(市)区,横联各部门的数字政府体系。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跨业务的一体联动应用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化办公、数字化执法、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成效明显,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的工作格局逐步强化。数据治理能力不断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化稳步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建设成果进一步丰硕,政府数字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智能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智慧化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四)总体框架
按照区、市、县一盘棋、一体化、一张网思路,紧紧围绕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精细化,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以“1234N”总体架构为抓手,建设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服务治理一体化的数字政府。
“1”:指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政府基础底座。包括电子政务外网、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交换、视频联网应用、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等基础平台设施及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公共支付等区、市共性应用支撑体系。
“2”:指打造“城市大脑”和“i银川”APP两个核心业务场景,承载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应用。
“3”:指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政府运行三个领域数字化变革,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
“4”:指四大保障体系。包括统一标准体系、统一安全防护体系、统一投诉反馈体系、统一联动的运营运维体系。
“N”:指若干应用服务。不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等应用场景,丰富服务内容,努力提升政府效能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云网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公共支撑体系。加强区、市协同,加快完善云、网、数及共性应用支撑体系,形成统一布局、功能完备、基础牢靠、技术领先、有序开放的基础底座体系。
1.全市政务一朵云。依托自治区政务云,构建银川市级政务云节点,满足智慧管理、市民服务、市域治理、产业发展等需要。加快推进各类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原则上除涉密以外的所有应用系统部署和数据存储必须全部上云。
2.全市政务一张网。推进建设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外网体系,打造“一网双平面”,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实现万兆到市县、千兆到乡镇和基层全覆盖,构建全栈支持IPv6、云网融合、运行高效、弹性调度的新型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3.全市政务数据一体化。
(1)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数据采集、资产管理、开发、融合应用、基础支撑等系统,支持大规模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开发及服务,实现数据汇聚、存储、管控、治理、共享、开放的高度集约集成,夯实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应用基础。
(2)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与国家、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提升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各部门制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目录和开放共享标准,建立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开放动态清单,畅通政府部门之间、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数据有序流动、共享交换、安全应用等渠道。
(3)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推动各级政务数据资源汇聚,构建综合人口库、综合法人库、信用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等基础库,事项库、办件库等主题库及“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专题库,建立基础数据规范标准、安全保护、供需衔接、权责边界划分等机制,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库。
(4)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应用。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社会信用、教育卫生、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据分类有序开放,引导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依法采集并合规使用数据,鼓励第三方开发,加速数据流动,盘活数据资源价值。强化数据分类、精准、科学管理,推进数据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宏观决策等方面应用,并向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学术研究等领域有序输出。
4.全市共性应用支撑体系。
(1)统一电子证照系统。依托全区统一电子证照库,推动电子证照在民生领域的全量归集、政务服务事项全应用、办事材料清单全关联、各级政府办事窗口全接入,推动电子证照在重点场所的社会化应用。
(2)统一电子签章系统。依托自治区政务服务电子签章管理系统,为全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提供制章、用章、验章等服务。推进法人电子签章在行政审批领域的应用,推进个人电子签名在合同备案、承诺背书、待遇申领等领域中的应用。
(3)完善空间地理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完善银川市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覆盖银川市建成区,为部门提供统一、权威、精准的“一张底图”。强化在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红线管控、资源开发、河道管线、防灾减灾和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应急救援、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
(4)完善视频联网共享系统。以“雪亮工程”为基础,整合全市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社区物业等独立分散的视频资源,建设全市视频资源联网共享平台,推动联网视频资源的分级管理和安全共享,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和安全使用监管制度,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5)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系统。完善银川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整合对接各地各部门社会信用信息,建立信息完整、动态更新的信用档案和信用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记录、整合和应用,形成政府、社会共享共用共治的社会信用信息联动机制。
(6)统一“好差评”系统。推进自治区统一标准的“好差评”系统在全市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应用系统中全面部署,有序推动“好差评”系统在“互联网+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更多行政行为可评、易评、受监督。
(7)统一热线服务系统。加快12345热线、网格采集等城市运行问题发现渠道整合,建立城市运行问题统一派发、处置、归档、督办流程规范,实现问题及隐患“第一时间发现、最短时间响应、最快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处置能力、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二)打造城市数字管理统一平台,集成数字服务统一入口。将城市管理场景和城市服务应用分别向市、县(区)两级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和“i银川”APP集中,打造统一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服务入口。
5.做强做深“城市大脑”。探索数字孪生,夯实城市大脑数据底座。持续优化“一屏观天下、一脑管全城”的城市运行模式,全面深化城市大脑“全域感知、深度思考、快速响应、科学指挥”的功能。聚焦市政管理、城市交通、生态治理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构建完善数字驾驶舱,全面提升数字驾驶舱态势感知和应急指挥能力,做到“可视、可溯、可管、可控、可用”。加快各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各级中心、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管理指挥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转变。
6.做优做精“i银川”APP。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打造全市一站式数字化城市服务“总门户”为目标,升级建设“i银川”APP,汇聚所有市本级政府为企业和群众办理的审批服务、公共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服务事项,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在就学就业、就医社保、出生养老、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税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水电气暖等重点领域,分批次推出更多惠民利企“掌上办”事项。建设我的社区(小区)服务板块,不断完善丰富专属服务,基于“用户画像”推出场景化、向导式“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与“我的宁夏”实现系统通、数据通、业务通,延伸“我的宁夏”服务链条、下沉服务层级、补齐服务末梢、扩大服务范围。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政务类APP,已建成的各类政务APP功能应逐步向“i银川”APP归集,行业和地域化的应用可通过主题服务和地方专区方式实现,让市民用一个APP畅享城市服务。
(三)聚焦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政府运行,不断拓展应用。紧紧围绕政府基本职能,突出服务、治理、运行三条主线,构建数字政府基本主线应用体系,带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7.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着力推进“一网通办”。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系统、政务服务能力向一张网集中,加快实现“应上尽上、一网通办”。
(1)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一张网”能力。围绕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在线办理成熟度、服务成效明显程度等指标,优化宁夏政务服务网(银川站点)功能布局,补齐服务短板,提升统一登录、统一搜索、统一办理、统一数据归集等功能,将“一业一证”、“告知承诺制”、“电子表单申报”、“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成果固化体现在宁夏政务服务网(银川站点)上,一体部署到“我的宁夏”和“i银川”APP上。实现用户办事信息自动归集,建立“一次录入、多次复用、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数字账户,完成政务服务网、实体大厅、“i银川”APP、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及其他专业审批系统的线上线下事项办理一体联动、结果同库归集,提升“一网通办”水平。
(2)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以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主体框架,建设完善银川市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受理平台,按照自治区统一标准规范,协同推进投资在线、工程建设项目、企业登记、不动产登记、社保、医保、教育、卫生、“互联网+公安”、公共资源交易、税务等专业系统标准化建设、统一纳管和深度融合,深化“多审合一”、并联审批。依托银川市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受理平台,将办件量小、支撑能力弱的审批服务系统归并或停用,现有行政审批系统能够满足服务功能需要的,不再新建应用系统。不断拓展优化企业群众一网统一申报,后台各行业单位一网受理审批,线上线下同源同库同标准、全程线上流转机制,切实解决多次登录、重复录入等问题。
8.加强社会治理系统应用,全面推进“一网统管”。以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为基础核心,推进全市数据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支撑跨领域、跨层级治理主题场景建设,拓展市政、执法、交通、环保等领域数字化治理应用。
(1)整体智治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紧盯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汇聚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一口进、一口出”,不断提升实战效能,打造智能化、数字化治理新模式,助推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
(2)做精做细网格化管理。出台《银川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办法》《银川市城市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部件事件责任主体和处置标准》,建立“采集上报、立案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的四级(市、区、街道、社区)闭环管理体制机制,依托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体系,将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贯通各级中心,实现城市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处理向事前服务管理转变。
(3)推进智慧市政平台建设。持续整合市政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市政管理智慧化平台,利用统一身份认证、信息管理、GIS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实时掌握银川市政整体运行情况,实现市政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监管。
(4)推进“互联网+智慧停车”。以“一座城市一个停车场”为目标,按照“统一运营主体、统一建设智慧收费管理体系和电子化平台、统一服务管理、统一配套设施、统一收费票据”的五统一架构,推进公共停车场特许经营落实,推动全市公共停车资源整合,创新完善“先离场、后付费”模式,提供停车诱导、车位预约、无感支付、ETC自动缴费等便捷服务,全面提高车位利用和车辆通行效率,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5)构建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依托多元感知,融合分析多源异构数据,在水、气、噪声、危废、土壤、机动车尾气等重点领域,实现环境态势的立体感知、及时预警科学研判、高效传达。统筹规划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建设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打通已建核心业务系统,实现生态环境从条线管控向矩阵协同转型,构建“全域感知、预警预判、指挥调度、执法联动、督察督办”的全生命周期、数字闭环、多方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6)推进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原则,建设完善智慧园林系统,开发园林绿地专项数据库(包括园林绿地数据调查统计等)、电子地图、古树名木管理、城市绿线查询管理、园林绿地养护等子系统,依托“i银川”、微信公众号实现园林信息推送、绿地查询等线上服务;打造智慧公园试点,拓展公园绿地数字化公共服务方式,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9.深化政府运行应用,着力推进“一网协同”。将政府决策辅助、经济调控、统计分析、公文流转、指挥调度、政务公开、督查督办等过程纳入数字化轨道,稳步提升政府事务运行的在线化、移动化、可视化、一体化水平。
(1)提升政府网站集约化水平。按照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等要求,推进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强化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推进政府网站与政务服务平台、“i银川”APP、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深度融合,构建统一信息资源库,汇聚沉淀各类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搜索引擎,强化智能搜索功能,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办。
(2)提升政府协同办公水平。全面深入应用自治区政府协同办公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办公协同。增强全市政府部门办公集约、移动、协同能力,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精简高效。
(3)加强政务信息化资产管理。建设全市信息化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全市政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建立全市信息化资产关联图谱和部门信息化水平画像,完善信息化资产档案,识别和推进僵尸系统清理、高投低产系统考核、相似系统整合等。
(4)建设智慧院子系统。推进行政中心机关内部人、财、物管理信息化和场所管理智能化,加快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公务用车、公共房产、机构节能、绩效考核和办公区域管理等数字化进程,提升行政中心机关内部运行效率。行政中心外机关单位逐步纳入智慧院子系统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效率。
10.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协同应用,助力数字社会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加速释放数字政府建设中形成的云、网、数和共性应用等基础能力,带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1)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鼓励支持互联网医院及在线医疗、智能护理、智慧养老等新型服务发展,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远程医疗、临床诊断、医疗管理等领域应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构建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体系,重点推进远程诊断、远程门诊等便民服务深度应用,推进互联网+基层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带动医疗数字化发展。
(2)推动“互联网+教育”融合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普惠化和学校管理智能化水平,实施“双优云桥”项目、智慧课堂诊断应用场景、全国虚拟实验教学银川实验区建设,构建学校管理、教师研训、学生学习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共建共用共享京银优质教育数字资源,搭建面向师生、家长的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教育环境。
(3)推动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依托“工业大脑”搭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奶产业、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绿色瓜菜、现代花卉等产业数字农业示范点建设。加快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金融、科技咨询等领域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信息技术赋能全域旅游、健康养老、文化产业、商贸流通等领域,促进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4)推动数字产业化。制定《银川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着力做强做优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业三大规模产业,稳步夯实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基础,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水平。开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梯队培育行动。推动数据核心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数据交易体系机制建设和实现路径,试点推进城市数据商业化运营。
(四)强化标准、安全、评价反馈、运营运维四个保障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权责明晰、一体联动、科学高效的支撑体系,保障数字政府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发展。
11.构建统一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落实国家、自治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建设标准,探索建立银川市地方性标准,规范各类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数据采集、汇聚、整合、存储、共享、开放等工作规范,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
12.构建统一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建设、谁负责,谁应用、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安全防护管理机制,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基础设施安全、系统运行安全及数据安全。探索安全服务保障机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强化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对建设运营单位进行安全策略、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安全检查。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健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13.构建统一高效的评价反馈体系。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12345热线、市长信箱、@问政银川等作为全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的统一投诉反馈平台,构建“集中管理、分级受理、按责转办、评价反馈”高效运行机制,保障各类诉求快速应答、快速反应、快速反馈。建立行业、产业应用系统统一投诉反馈机制,确保各专业系统的高效运行。
14.构建统一联动的运营运维体系。按照统一联动、分级分别负责的原则,明确基础设施、共性支撑、应用体系不同环节的运营运维责任,形成标准统一、分级分部门分别运营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体系。各县(市)区各部门建设的应用系统按照事权和财权相匹配原则,自主开展运营运维。由市直各部门(单位)牵头,对本行业本系统各类应用系统集中开展整合整治,停用清理“僵尸”系统,新建、变更、停用应用系统应及时报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深化与电信运营商及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扩展数字政府建设、运营、运维、管理力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银川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网络信息化局,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监督落实等工作,统筹全市数字政府基础项目、主要共性应用支撑和骨干应用体系建设,建立数字政府建设运营绩效评估制度,强化规划管理、投资评价、统计监测、审计监督,将数字政府建设纳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要主动加强工作衔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项目谋划和管理。各部门要主动谋划信息化项目,填补空白、补强弱项,谋划项目要主动衔接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在项目建设运维中,强化系统、代码和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管理,防止产生企业绑架和数据垄断现象。银川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项目必要性与技术审核小组,对银川市本级政务信息化项目进行论证审核,对全市关键基础设施及重点应用部署,进行立项前审核和建设方案备案管理。市网信、发改、财政、公安、保密等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将市、县各级各类政务信息化项目统一纳入管理,建立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项目库,施行滚动管理,做到底数清、资产清、功能清,确保统一规划、统筹建设,防止低效重复浪费。
(三)加强资金投入和资金管理。市财政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要统筹本级信息化资金安排,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专项计划、年度计划和预算,云、网、数等基础设施和骨干应用系统建设运维资金应予以优先保障。各有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加强政企合作,拓宽投入渠道,吸纳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加大社会化、商业化开发运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的数字政府建设格局。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平台,及时清理、盘活闲置系统、硬件设备及数据库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能力建设和智力支撑。构建银川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市委网信办、市网信、发改、审批、财政等机构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加强技术与业务的对接,正确处理政策、业务、技术、安全、商务等逻辑关系,促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科学性和一体性。推进互联网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在智能技术面前遇到的困难,增进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加大培训力度,建设既精通政府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专家和咨询机构作用,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专家咨询制度,用好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专业力量,形成数字政府建设合力。
(五)加强宣传引导。注重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数字政府建设和各项应用功能的宣传推广,增强公众对数字政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强化大数据科普宣传,提高全民数字素养,营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良好发展氛围。
附件1 银川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提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现成立银川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赵旭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李全才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市委政法委、网信办、编办,市政府办公室、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局、国家安全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旅游广电局、卫健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外事办、审计局、市场监管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络信息化局、综合执法监督局、市政管理局、体育局、统计局、园林管理局、投资促进局、金融局、审批服务管理局、乡村振兴局、信访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医疗保障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兴庆区政府、金凤区政府、西夏区政府、灵武市政府、永宁县政府、贺兰县政府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网络信息化局,网络信息化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优化完善“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推进机制、补强人员技术力量,构造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数字政府”体系;负责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重大事项;系统性、全方位、高标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实行席位制,组成人员工作变动或分工调整的由相应岗位继任者继续承担相关工作,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 2 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重点任务清单
主要任务 | 重点内容 | 责任单位 |
(一)全市政务一朵云 | 1.依托自治区政务云,构建银川市级政务云节点,满足智慧管理、市民服务、市域治理、产业发展等需要。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2.推进全市已建非涉密业务系统迁移上云。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二)全市政务一张网 | 3.建设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外网,打造“一网双平面”,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实现万兆到市县、千兆到乡镇和基层全覆盖。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三)全市政务数据一体化 | 4.建设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数据采集、资产管理、开发、融合应用、基础支撑等系统,支持大规模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开发及服务。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审批服务管理局、各相关部门(单位 |
5.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与国家、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提升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支撑保障能力。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6.推动各部门制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目录和开放共享标准,建立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开放动态清单。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7.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推动各级政务数据资源汇聚,构建综合人口库、综合法人库、信用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等基础库。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8.构建事项库、办件库等主题库及“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专题库。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9.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应用。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社会信用、教育卫生、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据分类有序开放, 引导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依法采集并合规使用数据,鼓励第三方开发。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10.强化数据分类、精准、科学管理,推进数据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宏观决策等方面应用,并向产业培育、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学术研究等领域有序输出。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四)全市共性应用支撑体系 | 11.统一电子证照系统。依托全区统一电子证照库,推动电子证照在民生领域的全量归集、政务服务事项全应用、办事材料清单全关联、各级政府办事窗口全接入,推动电子证照在重点场所的社会化应用。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12.统一电子签章系统。依托自治区政务服务电子签章管理系统,为全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提供制章、用章、验章等服务。推进法人电子签章在行政审批领域的应用,推进个人电子签名在合同备案、承诺背书、待遇申领等领域中的应用。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13.完善空间地理信息共享系统。为部门提供统一、权威、精准的“一张底图”,强化在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红线管控、资源开发、河道管线、防灾减灾和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应急救援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 (单位) | |
14.完善视频联网共享系统。整合全市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社区物业等独立分散的视频资源,建设全市视频资源联网共享平台,推动联网视频资源的分级管理和安全共享。 |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 局;配合单位: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各相关部门(单位 | |
15.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系统。整合对接各地各部门社会信用信息,建立信息完整、动态更新的信用档案和信用信息库,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记录、整合和应用。 |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16.统一“好差评”系统。推进自治区统一标准的“好差评”系统在全市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应用系统中全面部署,有序推动“好差评”系统在“互联网+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更多行政行为可评、易评、受监督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17.统一热线服务系统。加快 12345 热线、网格采集等城市运行问题发现渠道整合,建立城市运行问题统一派发、处置、归档、督办流程规范,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处置能力、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 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五)做强做深“城市大脑” | 18.聚焦市政管理、城市交通、生态治理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构建完善数字驾驶舱,全面提升数字驾驶舱态势感知和应急指挥能力。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管理指挥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转变。 | 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配合单位:市委政法委, 市公安局、市政管理 局、住建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文旅广电局、生态环境局、网络信息化局、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政府 |
19.加快各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各级中心、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 牵头单位:各县(市) 区政府;配合单位: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各相关单位 | |
(六)做优做精“i 银川”APP | 20.升级建设“i 银川”APP,汇聚市本级政府为企业和群众办理的审批服务、公共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服务事项。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21.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 在就学就业、就医社保、出生养老、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税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水电气暖等重点领域,分批次推出更多惠民利企“掌上办”事项。 | 牵头单位:审批服务管理局、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22.建设我的社区(小区)服务板块,不断完善丰富专属服务,基于“用户画像”推出场景化、向导式“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着力推进“一网通办” | 23.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一张网” 能力。优化宁夏政务服务网(银川站点功能布局,提升统一登录、统一搜索、统一办理、统一数据归集等功能。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24.推进政务服务网、实体大厅、“i 银川”APP、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及其他专业审批系统的线上线下事项办理一体联动、结果同库归集。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网络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25.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 力。建设完善银川市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受理平台,协同推进专业系统标准化建设、统一纳管和深度融合,深化“多审合一”、并联审批。拓展优化企业群众一网统一申报,后台各行业单位一网受理审批。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八)加强社会治理系统应用,全面推进“一网统管” | 26.整体智治推进市域治理现代 化。建设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实战效能,助推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防控一体化、服务便捷化。 | 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 |
27.做精做细网格化管理。建立“采集上报、立案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的四级(市、区、街道社区)闭环管理体制机制,依托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体系,将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贯通各级中心。 | 牵头单位:各县(市) 区政府;配合单位:市、民政局、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等相关部门 | |
28.推进智慧市政平台建设。持续整合市政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市政管理智慧化平台,实时掌握银川市政整体运行情况,实现市政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监管。 | 牵头单位: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 |
29.推进“互联网+智慧停车”。按照五统一架构,推进公共停车场特许经营落实,推动全市公共停车资源整合, 创新完善“先离场、后付费”模式,提供停车诱导、车位预约、无感支付、ETC自动缴费等便捷服务。 | 牵头单位: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公安局交警分局、市交通局、住建局、网络信息化局 | |
30.构建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统筹规划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在水、气噪声、危废、土壤、机动车尾气等重点领域,实现环境态势的立体感知、及时预警、科学研判、执法联动、高效传达督察督办。 |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 | |
31.推进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建设完善智慧园林系统,建立园林绿地专项数据库,推进电子地图管理、古树名木管理、城市绿线查询管理等。打造智慧公园试点,拓展公园绿地数字化公共 | 牵头单位:市园林局;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网络信息化局 | |
服务方式。 | ||
(九)深化政府运行应用,着力推进“一网协同” | 32.提升政府网站集约化水平。推进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强化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推进政府网站与政务服务平台、“i 银川”APP、12345 热线、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深度融合。 |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网络信息化局、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 |
33.提升政府协同办公水平。全面深入应用自治区政府协同办公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办公协同。增强全市政府部门办公集约、移动、协同能力,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精简高效。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 | |
34.加强政务信息化资产管理。建设全市信息化资产管理平台,完善信息化资产档案,识别和推进僵尸系统清理、高投低产系统考核、相似系统整合等。 |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 办,市网络信息化局; 配合单位:各部门 | |
35.建设智慧院子系统。推进行政中心人员、财务、资产、公务用车、公共房产、机构节能、绩效考核和办公区域等管理数字化,提升行政中心机关内部运行效率。 | 牵头单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配合单位: 各部门 | |
(十)加强“数字政 府”建设成果协同应 用,助力数字社会建 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 36.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鼓励支持互联网医院及在线医疗、智能护理、智慧养老等新型服务发展,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远程医疗、临床诊断、医疗管理等领域应用, 推进互联网+基层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 | 。牵头单位:市卫健委; 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县(市) 区政府 |
37.推动“互联网+教育”融合发展实施“双优云桥”项目、智慧课堂诊断应用场景、全国虚拟实验教学银川实验 | o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
主要任务 | 重点内容 | 责任单位 |
区建设,构建学校管理、教师研训、学生学习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共建共用共享京银优质教育数字资源。 | ||
38.推动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依托“工业大脑”搭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园区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奶产业、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绿色瓜菜现代花卉等产业数字农业示范点建设。加快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金融、科技咨询等领域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信息技术赋能全域旅游、健康养老、文化产业、商贸流通等领域,促进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文旅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 | |
39.推动数字产业化。制定《银川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着力做强做优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业三大规模产业,稳步夯实 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基础,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水平。开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梯队培育 行动。推动数据核心要素市场化配置, 探索数据交易体系机制建设和实现路径,试点推进城市数据商业化运营。 |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网络信息化 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 | |
(十一)构建统一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 | 40.探索建立银川市地方性标准, 规范各类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 完善政府数据采集、汇聚、整合、存储共享、开放等工作规范,强化数据资源 | 牵头单位:市网络信息化局、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全生命周期管理。 | ||
(十二)构建统一协同的安全防护体系 | 41.完善安全防护管理机制,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安全服务保障机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强化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健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十三)构建统一高效的评价反馈体系 | 42.构建“集中管理、分级受理、按责转办、评价反馈”高效运行机制。建立行业、产业应用系统统一投诉反馈机制,确保各专业系统的高效运行。 | 牵头单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单位) |
(十四)构建统一联动的运营运维体系 | 43.市直各部门(单位)牵头,对本行业本系统各类应用系统集中开展整合整治,停用清理“僵尸”系统,新建、变更、停用应用系统应及时报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 牵头单位:各县(市)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 |
附件3 银川市“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项目年度推进计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年度建设计划 | 建设性质 | 责任单位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
一、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 ||||||
1 | 自治区政务云平台银川节点(系统测试环境)政务资源池项目 | 梳理银川市政务系统云资源部署情况,启动项目前期调研、初步设计编制等工作。 | 完成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审批等前期工作 | 依托自治区政务云平台银川市节点,承接全市信息化上云项目,缓解银川市新建、急建项目上云紧张状况。建成后与自治区政务云平台全功能无缝对接。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 |
2 | 银川市电子政务外网运维项目 |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确保行政中心机房安全运行,保障全市协同办公系统正常运行及各类电视电话视频会议顺利召开,做好行政中心LED大屏及各楼层液晶宣传屏的日常维护。 |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确保行政中心机房安全运行,保障全市协同办公系统正常运行及各类电视电话视频会议顺利召开,做好行政中心LED大屏及各楼层液晶宣传屏的日常维护。 |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运维,确保行政中心机房安全运行,保障全市协同办公系统正常运行及各类电视电话视频会议顺利召开,做好行政中心LED大屏及各楼层液晶宣传屏的日常维护。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 |
3 | 银川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 | 开展各单位调研,完成初步设计编写。 | 完成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基础数据的清洗、比对、脱敏及入库,发布相关标准化数据服务和定制化服务。搭建完成基础数据安全体系。 | 扩充人口综合库,涉及公安、民政、卫健等领域的相关属性,法人综合库涉及信用、经营等领域相关属性。更新发布标准化和定制化服务。深化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完善数据安全体系。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
4 | 基层所队信息化机房标准化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 完成兴庆分局大新派出所办公楼搬迁和弱电建设及标准化机房新建;完成金凤分局长城中路派出所新办公楼建设,楼宇标准化机房建设;完成贺兰山中路派出所办公楼建设并已投入使用,楼宇标准化机房建设。 | 完成兴庆分局4个基层所队信息化机房、金凤分局满城北街派出所、贺兰县公安局刑侦综合机房、德胜派出所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工作。 | 完成兴庆分局3个基层所队信息化机房、金凤分局北京中路派出所数据中心一体化(IDU)机房、贺兰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综合机房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工作,并对兴庆分局各派出所机房交换机设备进行更新。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
5 |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升级改造 | 对全市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排摸、调研,制定项目规划。 | 完成155台使用年限过长、老旧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升级改造。 | 完成100台使用年限过长、老旧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升级改造。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交警分局 |
6 | 银川市行政中心“智慧院子”建设项目 | 前期准备阶段:需求调研,编制需求分析报告及建设方案。 | 建设1个智慧管理服务平台、1个微信小程序及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等9个功能业务系统,改善行政中心WiFi网络环境,增强行政中心无线网络安全,促进行政中心办公楼内技术 | 竣工验收:准备验收材料,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进行整体验收。根据验收意见进行整改。投入使用:验收通过后正式投入使用。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二、政务服务改革项目 | ||||||
7 | 银川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综合服务平台项目 | 建设银川市综合窗口受理平台,与不动产、公积金等14个专网系统互联互通,数据直达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一业一证”、“一件事一次办”、电子签章等特色服务。建设效能监管平台,办事全流程纳入监管。 | 完善银川市综合窗口受理平台,推进专网系统融合。统一电子证照及电子签章系统。统一“好差评”系统。将“一业一证”“承诺告知”等改革成果体现在宁夏政务服务网(银川站)上,一体部署到“i银川”app上。 | 升级“i银川”app,汇聚所有市本级事项,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更多“掌上办”事项。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家、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汇聚,构建“一网通办”等专题库。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住房公积管理中心,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
8 | 银川市投诉举报办理平台整合优化项目 | “对平台建设内容,组织专班多次就平台建设方案内容进行对接沟通。对银川市整合优化投诉举报办理平台建设方案编制服务进行公开设计招标。 | 在全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平台完成招标建设后,结合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工作,完成初步设计编写建设批复,招标工作,开展投诉举报办理平台搭建、调试、试运行工作。 | 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探索数据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支撑。完善数据隐私保护建设。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配合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直各相关部门 |
9 | 银川市政企通服务平台 | 开展各单位调研工作,搜集相关政策,完成招标工作。开展基础平台搭建、调试、试运行工作。修改平台页面,优化功能。录入搜集汇总200条政策。 | 完成平台上线试运行,编写相关使用指南宣传册,召开新闻发布会。持续梳理录入政策完成项目等保测评工作。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 持续更新申报政策。对相关的政策申报o单位进行整合,统一由“政企通”申报。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配合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工信局,市直各相关部门 |
三、公共服务优化项目 | ||||||
10 | “i银川”APP升级及运营项目 | 按照i银川项目合同内容,加强i银川功能支撑,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完成i银川政务、查询、医疗缴费、12345、文体、社区等服务模块及对应功能开发上线工作。年底注册用户不少于81万人。 | 拓展i银川支撑服务内容,深化应用功能通过为民办实事、对外服务、对内管理等方面、免费提供查询、预约、咨询、宣传、报名、投票、调查问卷等服务,完成至少15项需求定制开发服务,力争年底注册用户达100万。 | 广泛征集各部门、,广大市民服务需求,针对服务需求完成至少,15项定制开发内容;积极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推广,不断提升i银川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
11 | 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智慧公积金项目 | 4月-6月制定招标方案,公开招标。7月-8月启动建设。项目覆盖永宁、贺兰、灵武、宁煤、铁路和宁东6个分中心,中卫1个办事处和1个中心服务大厅,建设内容包括业务信息系统等5个应用系统,报表管理系统等6个公积金业务应用支撑系统及2项硬件及配套支撑平台。 | 1.1月底前完成硬件及政务云租赁资源的交付及验收。2.2月底前完成软件的测试及验收。3.3月底前完成等级保护测评、商用密码测评并出具测评报告。4.4月底前完成项目整体验收。 | 深化智慧公积金平台应用。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12 | 银川市“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 | 完成项目设计,完成专家论证,并通过政府审批后开展招标及开工建设。 | 完成综管管理平台及公众服务平台、文旅大数据中心、手机运营及管理APP、720度全景展示等全部建设内容,顺利通过验收,不断修正、完善平台功能开始运行发挥平台作用。 | 全面完成平台建设,并保持平台良好运行。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
13 | 银川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数字成果库项目 | 进行项目规划。 | 实施完成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成果分库(含土地、房屋、档案挂接的结构化数据整合为统一的一个库,确保数据完整性、一致性、无重复性,并梳理不动产档案结构化数据物权上下手逻辑关系,建立宗地、楼盘表、房屋、图形、数据物权清晰的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成果分库。 | 整理不动产登记档案扫描成果分库;不动产登记宗地矢量图成果分库;不动产登记分层分户图成果分库;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共享
成果分库。为“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办 理、档案查询、跨省通 办、自动审批、大数据 共享等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服务。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 |
14 | 银川发布客户端改版升级项目 | 完成客户端功能需求调研、技术交流和市场调研工作,编写项目建设方案,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采购需求和技术参数,严格按要求推进招投标流程,完成各项审批、审查工作,编制招标文件,力争在2021年底前完成招标挂网工作。 | 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与中标单位签订客户端建设合同,进入项目实施阶段。严格按招标技术参数要求及合同约定完成客户端各系统平台建设,完成新旧版数据迁移和接口对接工作,测试合格并交付使用,系统开始试运行。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 |
四、政府运行提升项目 | ||||||
15 | 银川市域治理指挥平台项目 | 建设实施银川市域治理指挥平台项目(第一批),以提升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主要建设空间地理系统、城市驾驶舱、视频联网平台、运营商数据购买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智慧农业、智慧银粮、文明创城、智慧园林、智慧工信和相关配套设施等。 | 建设实施银川市域治理指挥平台项目(第二批)旨在第一批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共享交换平台和智慧银粮平台的系统功能。持续加强视频、地图基础底座建设。融合政法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完善视频汇聚一张网、地理信息一张图,进一步夯实市域治理智治基础。 | 强政务地理信息资源的生产与共享共用;提升“视频一张网”附加值,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中的结构化视频数据分析。深化城市数据采集与共享交换,加强各类数据沉淀与依法有序开放,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 新建 | 市文明办、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粮食局、园林局、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市直各相关部门 |
16 | 银川市“智慧住建”平台(一期 | 前期准备:需求调)研,编制建设方案。 | 按照工程和房屋全生命周期,整合集成银川市住建局相关业务系统,构建统一的智慧住建综合管理平台,包括统一集成门户、业务查询、重点项目管理等内容,实现住建领域内全业务的协同管理。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 |
17 | 银川市数据铁笼融合应用系统 | 按照银川市项目申报文件要求,开展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调研、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征求上级等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厘清数据边界等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并对接市委网信办,对项目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 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权力运行管理为载体,实现数据库设计、业务梳理和数据资源梳理及数据中心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建设以及相关配套服务。 | 项目运营及推广,完善市场监管数据库,加强部门间数据对接,推进市域数据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
18 | 银川市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三期) | 建设安全生产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其它部门安全生产信息的接入,并对其进行综合监测预警;建设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 | 于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建设综合监督管理考核系统,体现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 |
19 | 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智慧中心二期建设项目 | 深化设计建设方案。 | 在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智能指挥系统增强功能、智能化支撑及强化模块、地震地质专业化智能指挥应用、洪涝专业化智能指挥应用、智能语音识别、消防一张图、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及配套建设。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 | |
20 | 银川市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 完成银川市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初步设计工作。 | 建设银川市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1套,包括首页门户、立项管理、实施管理、验收管理、项目后评价专家库、系统管理等功能。2022年完成项目实施并交付使用。 | 适应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和银川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持续优化升级银川市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功能,并配套出台科技项目绩效后评估指标体系。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
21 | 银川市信息化资产管理平台 | 前期准备:需求调研,编制建设方案。 | 完成平台上线运行,根据各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开展部门调研、摸底工作,整合完成各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清单,详细录入信息化资产管理平台,根据各单位信息化系统变更情况,添加新增系统。 | 持续做好全市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跟踪、追踪工作,根据各单位信息化系统建设、维护情况,及时检测、提醒、清理僵尸系统,优化、变更在建已建系统,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网络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 |
22 | 银川市公安局340M无线图传增建基站升级系统 | 进行项目规划。 | 在三区增建9个340M无线图传基站。升级网管系统和车载设备。(专网系统由指挥调度平台子系统、固定基站子系统、移动终端子系统组成。 | 在贺兰永宁灵武三地增建10个340M无线图传基站。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
五、数字治理项目 | ||||||
23 | 银川市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平台项目 | 迁移升级改造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 | 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基层多中心职能融合运转顺畅,以及视频等物联资源充分应用,人、事、地、物、情、组织等信息全面汇聚,达到数据融合集聚信息共享共用、组织简化明晰、指挥体系扁平化,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 | 全面推广应用系统平台。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
24 | 银川市网络综合治理平台 | 推进银川市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建设银川市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系统、银川市属地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监测系统、银川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 | 推动银川市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平台数字化建设,建设银川市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平台“数据池”,推动以数据和算法为运行规律的综合治理平台。 | 能化建设,进一步巩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平台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加大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系统的数据积累,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平台的应用。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 |
25 | “互联网+智慧气象”灾害监测与应对防御能力建设 | 完成银川市高空探测业务用房及L波段探空雷达升级改造。完成贺兰山沿山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御区监测站点北斗系统传输升级3套。建设完成全市30套气象灾害关键区监测站点通讯模块2G升级4G,21套2要素区域自动站更新为新型站。 | 在三区积涝关键区建设水深探测仪20台;在城市主干道新建能见度仪10套;完成其余监测站点的升级改造;购置灾害应急高空侦查无人机2架;购置气象监测单兵系统1套。购置预警服务可视化一体机20套和预警服务终端2套,完成购置预警服务可视化平台建设。 | 在贺兰山山洪沟上游新建7个暴雨山洪监测点;完成30套预警服务可视化一体机和5套预警服务终端建设;完成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升级改造,包括综合应用服务器2台、数据交换机1台、机柜2组、应用防火墙1套;应急网络线路租赁2年。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气象局 |
26 | 银川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 | 编制银川市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并完成一期项目申报和审批工作。 | 主要搭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涵盖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环境监测、决策分析、综合业务应用5个方面的信息化软件平台,购置网络安全设施,建设指挥调度中心,初步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综合决策科学化的目标。 | 、主要扩大企业监管规模,为剩余部分企业安装动态管控设备、电量监测设备,与一期软件平台联网,并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建设。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
27 | 智慧园林系统(二期) | 建设一张基础底图和基础系统平台,对现有园林绿化基础数据进行建库,将园林管理和行政许可纳入信息化管理,完成花博园电子政务外网的敷设等。 | 完善智慧园林系统,实现园林绿地专项数据入库,细化电子地图、古树名木管理模块功能,完成四季馆物联网组建,组建重点公园视频网络,推进公园绿地可视化管理,建立1处智慧公园试点。 | 完善系统平台功能和园林绿地专项数据库,提升电子地图精度,开发园林绿地养护APP,实现园林信息推送、查询等线上服务,建立1—2处智慧公园。 | 新建 | 牵头单位:市园林管理局 |
六、“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协同应用项目 | ||||||
28 | 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 | 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着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和业务协同。推进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能力提升项目。 | 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三方服务平台,整合全国医疗资源提供远程影像等医疗服务。建设人、财、物绩效管理系统,智能随访系统与智能预问诊系统,搭建人工智能信息采集工具3.优化院前急救可视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现精准救治,完善信息安全基础性建设。。 | 搭建健康评估系统及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多师共管健康管理模式,构建健康医防融合一站式服务管理、中心。加强市属医疗机构智慧化建设,对市属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完善。加强医疗机构网络安全建设,进一步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和网络安全演练。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 |
29 | 银川市“互联网+教育”项目 | 建设京银教育合作“双优云桥”平台,启动二期续建。建设银川智慧教育系统。为银川12所学校搭建“中小学虚拟教学实验”。 | 实施完成“互联网+课堂推变”项目、“三个课堂”京银名校联盟教研提升工程、“互联网+阅读生态”共读工程、“互联网+创新素养”项目、“互联网+”智慧教育研修应用5个项目。 | 完成银川市直属33所公办学校安全环境搭建;建设一批VR3D教室,推动虚拟实验示范区建设,利用中央电教馆虚拟教学平台各学科资源开展教学。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 |
30 | 银川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脑)二期项目 | 1.在已完成7条产业链图基础上,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等特色产业,继续绘制10条产业链。通过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能力,推进政府端数据与企业端数据互通共享,实现综合集成和创新应用。开展数据采集、存储、确权、应用、交易,隐私安全、区块链技术以及共享开放安全等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研究。 | 开展工业大脑建设应用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研究。建设产业链一体化平台,重点突破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产品质量追溯、供应链安全等新模式,推动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创新解决方案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应用推广,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 | 增加银川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精准分析各园区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链生态,各园区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产供销协同平台,产业链配套服务系统。以数字孪生技术刻画各园区全貌,嵌入能耗分析模型、实现以园区为单位的经济运行监测。 | 续建 |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配合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 |
来源: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