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成立国内首家人工智能局,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打造“AI示范应用第一城”,开辟温州产业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推动“温州智造”迭代升级,成就“智闯智试”的“温州城”

2025年9月3日,浙江省温州市召开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正式揭牌成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成为浙江省首个挂牌的人工智能局。该局由温州市数据局加挂牌子组建,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市长张文杰共同揭牌。

eaa0-d8e7de9ead6aa10962e201c84ee8a065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杰主持会议,张加波、施艾珠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宣读了设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批复文件,张振丰、张文杰为市人工智能局揭牌;解读了《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印发了温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和“人工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市数据局、瓯海区、温州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研究院、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作了交流发言。

90731789bbc5fb8dc11d0b06a1867317

机构设置与职责

温州市人工智能局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全市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政策,统筹算力、语料、算法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及引育相关企业和人才。该局强调其设立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旨在强化组织保障和协同机制。

温州市数据局主要职责:

(一)起草数据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规范性文件、指标标准规范,制定有关政策,协调指导并监督实施。对数据相关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负责统筹推进数字温州、数字政府、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协调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三)协调推进数据要素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指导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研究提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建议,引导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发展。

(四)组织拟定有关数据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协调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五)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协调推进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组织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

(六)承担市级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协调、组织论证、审查、监督、验收、评价等工作,促进政务信息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

(七)组织协调数字政府建设。负责“互联网+协同办公”建设等。

(八)负责“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等。

(九)协调推进全市数字化改革。负责数字化改革信息技术和公共数据保障,组织整合、配置全市公共数字资源。

(十)负责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管理。组织协调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视联网、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十一)指导、监督全市公共数据、政务系统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工作,拟订相关网络和数据安全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安全管理工作。

(十二)开展数据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工作。协同网信部门开展网络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和监管工作。

(十三)负责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全市政府网站建设管理。

(十四)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发展目标与规划

温州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打造10个以上行业垂类大模型、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重点布局“AI+制造”“AI+医疗”等十二大领域。同步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和12条支持政策,包括最高50万元年度奖励、300万元研发补助及顶尖人才“一人一策”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

1000

近年来,温州坚持走好创新发展“华山一条路”,为AI发展提供人才、平台、产业、基金等生态保障。近期,温州着力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一方案一政策一清单”体系,提出构建以“三大支撑体系、四大核心产业、十二领域AI赋能”为重点的“3412”工作体系,并从降低创新成本、鼓励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发展等维度强化政策支撑。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要求: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浙江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发出了建设创新浙江,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的动员令;温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创新温州,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全会、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全市之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为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注入强劲的AI动能,为浙江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贡献更多温州力量。

对温州来说,抓住AI机遇就是抢占“勇立时代潮头”的新赛道、激活“城市跨越赶超”的新动能、打开“产业涅槃重生”的新空间。

全市上下要答好人工智能这道“必须要抓”的必答题、“必须快抓”的抢答题,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开辟温州产业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推动“温州制造”向“温州智造”迭代升级,让“敢闯敢试”的“温州人”成就“智闯智试”的“温州城”。

聚焦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温州拥有AI创新生态、AI数据蜂巢、AI安全合规、AI绿电算力、AI应用场景、AI制造转化、AI创新基因、AI专业素养等优势。要拥抱和竞逐人工智能时代,保持历史耐心,强化赋能发展,探索特色路径,做到开放包容,建立健全“场景需求-项目谋划-应用落地”的闭环体系,集中资源在优势领域先行突破,融入AI开放协作网络,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安全为先”做强算料供给,以“绿电为基”做强算力支撑,以“赋能为要”做强模型孵化培育,打造全国数据基础设施区域功能节点城市

要发挥特色优势,坚持项目为王,抢滩智能终端新赛道,重塑优势制造新体系,打造“一港引领、多谷联动”的产业平台新支撑,加快培育人工智能核心产业。

要以标杆应用场景为牵引,聚焦“AI+医疗”“AI+交通”“AI+文旅”“AI+科技”“AI+消费”“AI+金融”“AI+社会治理”“AI+农业”等重点,打造“AI示范应用第一城”。

要坚持改革创新,以孵化空间为引领,以产研对接为核心,以要素供给为支撑,打造人工智能最优生态,让温州成为孕育人工智能“最适宜创新创业”的地方。

要坚持能力提升,建设人工智能学习型社会,让AI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要坚持携手先行,构筑高效工作体系、有力制度体系、开放联动体系,推动“产学研用金”共赢发展。

要把准趋势、务实重行、强化合力抓落实,强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认知,锚定目标、细化举措、精准发力,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策撬动作用,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打造更多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地方优势与战略定位

641

 

温州有哪些发展AI示范应用的基础?

首先是数据,温州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全面承接数场、可信数据空间、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数据元件、数联网等6个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工作的城市,成为全国唯一“大满贯”试点城市。

近几年,温州依托“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落实国家卫健委等12个国家部委垂类数据实验室,揭牌落地16个高能级和实验室,已集聚700多家数据生态企业,归集超900亿条公共数据,并于2024年10月获批6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任务,这为人工智能模型的高质量训练提供丰富、合规的要素支撑。

其次,算力背后需要强大电力支撑。当前,温州还着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将超1900万千瓦,2030年达到2900余万千瓦,大量绿色算力在未来竞速人工智能赛道中将成为重要优势。

算法方面,与杭州、宁波相比,温州目前还有一些差距。依托“一港五谷”平台矩阵,温州正构建起要素富集的产业生态。例如,国际云软件谷聚焦算法服务,集聚超400家相关企业。

温州从长远考虑,将AI人才培养计划率先落地。《温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将从课程普及、师资培养、环境提升、场景应用、产教融合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助力温州打造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升级版。支持在温高校增设AI、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建设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浙江第三大城市,温州将与杭州、宁波形成人工智能发展“铁三角”,推动“温州制造”向“温州智造”升级,打造“AI示范应用第一城”。

政策与产业支持

推出算力券、模型券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补贴比例最高达30%。同时,探索“数据本地存储+模型云端共享”模式,助力中小企业低成本开发AI产品,强化数据安全与绿电算力优势。

目前,温州已组建成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作专班,发布《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方案》,以“三大支撑体系、四大核心产业、十二领域AI赋能”为发展路径,到2027年底建成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打造10个以上行业垂类大模型、100个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应用场景(产品)等,实现温州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新跃升。

www.smartcity.team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