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城市全域数字化创新载体:“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业务模式解读(附PPT下载)

2025年10月17日,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行。

640-127

作为北京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城市数智化转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公共数据汇聚与创新的全新平台,更是推动首都智慧治理与数字产业生态升级的关键引擎。

本文将从“数据”“技术”“应用”“生态”四个维度,解析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业务模式,探讨其定位、发展趋势及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意义与价值,为行业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富有洞见的观察视角。

640-128

文末附北京数据局官方解读PPT以及文件下载。

一、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业务定位

640-126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4大核心使命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该区域被视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承载区,在都市更新、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方面具备战略意义。

640-130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5大核心业务

创新中心的五大核心业务为:数据创新、概念验证、评测验证、展示推广、创新孵化。

对外,它定位为“公共数据获取平台”“可信数据融合环境”“场景应用孵化器”——也就是既提供数据资源、又提供应用场景、还能支持孵化和产业化。

640-129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7大实验室

实验室构成方面,已有七个联合实验室,包括信令联合实验室、空间图联合实验室、灾害模拟联合实验室、政策推演实验室、首都数智治理实验室、会展消费数据实验室、数智教育新域创新实验室。

综上可见,创新中心并非仅是一个“展示厅”或“孵化器”,而是一个数据-场景-技术-孵化闭环的平台。

它既承担“公共数据开放与融合”的职能,也承担“技术验证”“商业孵化”“应用落地”的职能。

对比传统“智慧城市”服务机构,这样的定位更强调“从数据要素出发”——即把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行业数据当成要素资源,以可信融合、安全环境、场景验证为杠杆,推动“数据驱动的城市智能化”转型。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可视为一个落地载体,它是数据资源+融合环境+创新机制的组合,为“可信数据空间”在城市级层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可参照样本。

二、未来发展趋势:从城市应用到产业生态再到数据要素市场

从当前的定位可以推断,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未来可能沿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从应用着力→场景规模化

当前其“概念验证”“评测验证”“展示推广”三项业务,注重在真实城市场景中试点、验证、展示。随着试点成功,下一步自然是将局部场景扩展为规模化应用,比如智能交通、人流分析、会展消费、灾害模拟等。创新中心具备“先创新、再授权”的机制,意味着它可能成为“低成本试错平台”。

2.从平台建设→生态共创伙伴模式

创新中心启动了“共创伙伴招募”,提供六类独享资源(数据资源、“实景实数”城市实验沙盘、需求清单、网络资源、共性组件工具、数据安全融合环境)+通用资源(云算资源、创新场地、展示空间)给合作伙伴。

640-131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6大独享资源

这意味着它期望构建一个生态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都可参与。往后,平台运作模式可能从“中心主导”转为“共建驱动”,从而扩大覆盖面和创新能力。

3.从资源整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指出:该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北京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城市数智化转型”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换言之,创新中心可能会推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流通、交易、融合。对于行业公司而言,这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算法=可商业化应用。

4.从地方试点→全国复制/示范效应

作为北京的样板工程,其模式有可能被复制推广至其他城市。通过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场景-孵化”体系,使得“城市数智化”不再仅限于地方政府内部,而是形成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产业链。

三、主要意义与价值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创新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具有多维意义与价值。

1.治理升级:强化城市治理的“数智”能力

在以往的传统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孤岛、技术转化滞后、场景与需求脱节等问题屡见不鲜。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以“数”为基、以“智”为核,融合“人工智能+行动”与数据要素,通过构建公共与社会数据融合环境、设立“数智治理实验室”等举措,正在为破解这些痛点提供系统化路径。

对于政府而言,这意味着治理能力的提升:决策依据更多地依赖数据与算法,城市运营更多依赖智能工具。

2.技术赋能:激发数据要素的市场潜能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尚处在“从释放潜能到商业化”的阶段。创新中心为社会主体提供“先创新、再授权”的机制,让市场主体在可信环境中进行“低成本试错”——这是数据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节点。

对于行业公司、科技服务商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业务增长点。

3.产业催化:促进产业创新与孵化,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通过“创新孵化”业务板块,创新中心不仅提供数据与场景,还提供工商注册、税务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对接、人才、场地支持。

这意味着它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产业平台。对于地区而言,它有助于构建“数智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水平。

4.生态共建:构建开放融合的“共创生态”

创新中心强调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实验室就是典型体现。多方融合,有利于增强“跨界创新”能力。对于行业来说,这是值得长期跟踪的生态构建路径。

四、对城市与行业的启示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对北京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具有示范意义,也为全国城市治理、产业创新、数据要素化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从城市管理者、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视角来看,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城市应从“建设智慧城市”走向“经营数据生态”

过去城市数字化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与系统集成展开,而创新中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阶段——从“建设导向”向“生态导向”转变。

城市管理者不再只是信息化系统的采购方,而成为数据资源的运营者与生态规则的制定者。

如何通过数据流通、安全共享、应用孵化,持续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是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

2.行业应用需建立“可信数据+场景验证”机制

创新中心将“概念验证”“评测验证”作为核心业务,强调“先创新、再授权”的机制。这对各行业意味着:

在推动新技术应用时,应重视通过标准化、可信化的验证体系来提升应用可靠性与社会信任度。

例如在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行业,推动建立“数据可信实验室”“算法验证平台”等,才能实现规模化落地。

3.数据要素市场化正在重塑行业价值链

随着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及流通机制的建立,数据开始成为真正可配置的生产要素。

行业企业应从“使用数据”转向“经营数据”:通过数据确权、融合、交易、再利用等手段,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分工。

城市则应完善数据市场基础设施,提供安全、合规、透明的流通环境。

4.城市创新平台是产业协同的“新型公共空间”

创新中心吸纳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共创伙伴”模式。这种跨界协作机制本身就是对传统创新体系的突破。

各城市在推进数智化转型时,可以借鉴这一模式——通过建立城市级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或数据空间联盟,打破部门壁垒,促进政产学研用的联动创新。

5.从场景试点走向可持续运营与规模复制

创新中心以“概念验证—评测验证—展示推广—创新孵化”为闭环,体现了从实验到产业化的完整路径。

这为各城市和行业提供了经验。

要让创新项目真正形成价值,关键在于形成标准化的场景验证机制与商业化的运营体系。

只有这样,创新成果才能跨区域、跨行业复制,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五、结语:城市智变刚刚开始

总的来看,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是一个非常典型、具有战略高度与落地能力的“城市数智化”平台样本。它从数据→场景→技术→孵化构建起一个较完整的服务链条。

  • 对于城市来说,它是数字化治理升级的新枢纽;
  • 对于企业来说,它是参与数智化转型的新舞台;
  • 而对于行业服务公司来说,它提供了“从项目服务走向产品+平台+生态”转型的有益借鉴。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以其完整的业务体系、丰富的实验资源和明确的四大使命,正在首都逐步构建形成数智创新的高地。

展望未来,它将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场景化应用、产业生态扩容等方面持续发力,成为推动北京乃至全国城市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正如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彭雪海所言:

创新中心的目标是让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跑得更好”,并把数据这块“黄金资源”用得更活。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人工智能应用深化、城市数智化需求加速,类似的平台和生态会越来越多。关键在于谁能够把握“数据能力”“产品化服务”“信任机制”“生态共建”这些关键词,就越可能在新的产业变局中获得优势。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是数智化转型征途上的又一次跃升。它不仅关乎数据、算力与模型,更关乎城市如何定义未来的治理方式与创新逻辑。

当“智慧城市”进入“数智城市”阶段,北京这次的探索,或许正预示着中国城市创新的下一个十年方向。

附:官方解读PPT(文末下载)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据要素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系统介绍《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概览》。

640-135

640-132

640-133

640-136

640-134

640-137

640-141

640-141

640-139

640-138

640-140

 

当前,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正在面向社会招募“共创伙伴”。如果您有好技术、有好产品、有应用场景,不妨去北京城市副中心看看,或许能找到一次与未来城市共创的机会。

“智慧城市行业分析”公众号

来源:“智慧城市行业分析”公众号 ,转载本文请注明。

文件下载:在公众号“智慧城市行业分析”对话框中,回复“数智北京创新中心”获取PPT解读文件。

www.smartcity.team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